产业升级是愿景退税扶持保当下
    2008-08-01    马红漫    来源:新京报

    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救市”举措终于兑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31日发布通知,将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尽管看起来只是提高了两个百分点的退税率,但对于纺织服装行业而言,其意义仍然非常重大。这表明调控部门针对相关出口导向型行业的调控方向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自2006年开始,为了缓解巨额贸易顺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调控部门多次下调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而这一调控思路,在2008年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在信贷资金紧缩、海外经济衰退、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非常严峻。在东南沿海地区,甚至不断传出相关企业陆续倒闭的消息。
    对于这一行业经营状况,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经之路,因此面对行业经营困难和企业亏损倒闭现象,调控部门不应该施以援手。对于这一观点,笔者并不认同。尽管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讲,纺织服装行业的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意味着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就对整个行业施以炼狱般的剧烈调整。
    事实上,当下的经济环境绝非是推动劳动密集型行业大规模重整的合适时机。因为在众多超常因素的共同累积作用下,人为地强力整合会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纺织服装行业属于中国理应集中发展的行业领域。目前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低水平重复竞争,缺乏品牌创意等技术性优势。但这绝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应该被彻底淘汰。产业发展的真正目标是如何实现结构合理的优化,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因此,判别一切调控政策和社会后果的绩效如何,都应该以此为标准。目前,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和技术能力尚未获得实质性提升;如果调控政策不仅不对产业施以扶持,反而继续以加速产业整合为幌子进行政策紧缩,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纺织服装行业退出历史舞台,把中国这一产业比较优势拱手让给其他东南亚竞争国家。而留给中国的,只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无须讳言,中国目前还没有做好大规模淘汰低端纺织服装企业的准备。这一准备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针对产业升级所固定化的财政资金投入预算及管理制度;其二,系统而全面的鼓励产业升级的优惠政策,涉及信贷、税收、就业等多个方面;其三,针对企业主以及产业工人的福利性培训措施,让相关的一线从业人员能够在基本素质上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
    其实,只要完善的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所谓的产业升级根本就无需外力压迫,就能够以平稳、妥善的市场化方式逐步实现。那种期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只会以宏观经济衰退、社会震荡加剧为惨痛的代价。就此而言,提高相关行业出口退税率,只是调控政策转向的第一步。

  相关稿件
· 唯有产业升级才能摆脱低利润 2008-07-10
· 贸易松绑不能替代产业升级 2008-07-08
· 商务部:我国将扩大技术设备进口加速产业升级 2008-05-14
· 生存危机倒逼民企产业升级 2008-05-08
· 服务外包:能否担起产业升级重任? 200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