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屡创新高考验“油补”
    2008-06-18    杨薇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新华社报道,6月16日,由于纽约联储公布的纽约地区制造业指数继续下滑导致美元兑欧元汇率走软,纽约市场油价再度冲击140美元整数关口,7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在盘中交易中最高达到每桶139.89美元,刷新了139.12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但在沙特准备增产等因素影响下,油价在创出新高后一路下挫。

    倘若其他国家不随沙特提高石油产量,国际油价站稳130美元并在此区间盘整的可能性很大,不排除再创新高的可能。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在今后两年内,国际油价将达到每桶2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原油进口成本有可能继续上升。
    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进口原油7597万吨,增长12.7%,均价689.9美元/吨,上涨64.1%;进口成品油1734万吨,增长17.3%,均价709.6美元/吨,上涨66.9%。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水平约有40%的差距,国家对于油价的隐性补贴在2007年已经超过2200亿元,占GDP的0.9%。而以目前的国际油价来估计,今年政府补贴有可能超过去年。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到这一点:中石化去年第一季度炼油还有43.87亿元的利润,今年首季则大幅亏损254.67亿元。
    由于担心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财政补贴政策。据悉,刚刚退出OPEC的印度尼西亚政府去年对石油产品提供的补贴高达64亿美元,超出政府预算4倍以上。泰国政府的补贴金额也超过40亿美元。据测算,印度今年的石油补贴金额将超过29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2%。
    油价补贴成为拖累发展中国家财政的一大重负,而这种补贴本身就面临着诸多质疑。
    其一,不利于对节约能源的积极引导。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价格也对消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当油价居高不下时,很多美国人改变了开车的习惯,而改乘公交车或电动车,但这种状况在中国并未出现。财政对油价的补贴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等于变相鼓励对石油的消费,不仅加剧了环境污染,需求的增大也迫使政府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财政进行补贴,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成品油供应的增长速度,已经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这本身就意味着,财政补贴油价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其二,财政补贴油价有悖于财政的公共支出原则。公共财政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维持一定社会存在和正常发展,必须以社会为单位组织实施的诸多事务的需要,它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不愿办 而又是社会所必须办的事务。而石油补贴主要是通过全民税收补贴给政府官员(公车)及高收入者(私家车)。截至2007年11月30日,全国公车数量522.1755万辆。截至2007年年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是2876.2万辆,占全部民用汽车拥有量的66%,财政补贴油价的结果是,鼓励更多的政府部门与个人去买车或提高车的使用频率。比如,2007年,公认最耗油、最污染的车SUV在美国销量下降了22%,而在中国的销量却上升了45%。除此之外,全世界各地的交通运输工具到中国加油,都在分享中国财政对油价的补贴,从而,造成全民福利的流失。
    其三,助长投机。由于我国通过财政补贴压低了油价,为国际热钱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热钱助推国际油价上涨的动力更大。同时,一部分热钱涌入国内,豪赌我国资源价格涨价。不仅热钱,国内一些企业也积极囤油,而这正是我国成品油供应量加大部分市场上依然闹“油荒”的根本原因。
    因此,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得国内油价早日与国际油价接轨,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从短期来看,成品油价格的上调会拉升CPI,但是,由于成品油价格上调抑制了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又能对CPI产生降温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消除了中间商囤积成品油的动力,使得投机因素对油价的哄抬作用不复存在,同时也消除了国际热钱投机获利的预期。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事实上,就连一些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开始改变一味通过财政补贴油价的做法,而开始采取提价等变通措施。今年5月底,印尼、斯里兰卡以及我国台湾相继宣布提高油价。6月4日,印度宣布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提高约10%。6月5日起,马来西亚政府对成品油进行不同程度的提价。应该认识到,在国际油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财政补贴油价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对油价作出调整,抑制石油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

  相关稿件
· 国际油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 2008-06-17
· 国际油价飙升令"柴油荒"加剧 2008-06-17
· [国际大宗商品一周]国际油价上周大幅回调 2008-06-02
· 国际油价屡创新高 各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2008-05-23
· 供给担忧加剧 国际油价创新高 200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