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吃下重药,生病的是外汇管理体制和银行,股市吃了不该吃的药。
端午节后首日沪深股市暴跌并不奇怪,因为有关方面在节日期间下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的重药。 这次“偷袭”在时间选择上颇为奇怪。外界预测将于下周公布的中国5月份CPI下行至7.5%左右,出口份额也在下降,显然,通胀压力不是最急迫的原因。如果仅仅因为通胀压力,有关方面完全可以在经济数据出台后,先行调0.5个百分点,观察市场反应。 最近越刮越猛的越南金融风险,对于有关方面的心理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越南经济从前两年的高歌猛进,到现在的一地鸡毛,难免让所有的新兴市场领导者兔死狐悲。 虽然大多数研究者对越南金融风险不会传染到中国持乐观态度,但越南因为通胀、资产泡沫导致的后果,让有关方面仍然不敢掉以轻心。越南引入过多的外资、流动性泛滥造成的资本价格高企,再次加深11年前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心理烙印。 回顾我国,货币流动性继续过剩,与以往的显著区别是以不明来源的美元热钱方式增加流动性。德意志银行最新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后续的升值预期,大量的国际游资正在进入中国。 报告估算,实际流入的热钱规模甚至超过今年前4个月的官方外汇储备增量,达到3700亿美元。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6月4日也发出警告,中国经济在由出口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型过程中,面临持续通胀及不断增长的投机性资本流入等风险,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致力于防止经济过热。简言之,中国正在成为国际热钱的最后一个避风港。 更大的风险在于,从去年开始,我国外汇贷款激增。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同期外汇各项贷款却增加488亿美元(约合3416亿元),同比多增4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18倍;2月外汇贷款增加217亿美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我国货币流动性泛滥正以人民币与外汇贷款叠加的方式显现。 外汇贷款激增不过为利所趋。据报道,中行董事长肖钢3月曾表示,中行境内发出的部分1年期贷款利率比Libor高出5~6个百分点,因而外汇贷款业务有望成为今年的中行利润增长点。而在极端最高点,发放外汇贷款有近10个百分点的无风险收益空间。事实上,从美元降息时起,我国外汇贷款就有增加的趋势。 可见,此轮流动性上升关键在于国际热钱和裹挟在国际热钱中的国内机构的热钱。大量不明来源外汇进入,说明我国外汇管理力不从心(虽然外管局在大力管制),无法应对热钱的冲击,也无法应对国内金融机构境外借入外汇境内出借的无风险套利冲动。 真正的危险在金融机构而不是资本市场。为了追逐收益,境内金融机构短借长贷、资源错配、期限错配,是引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地雷。有关方面以提高流动性的办法扎紧货币供血管道,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增加外币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冻结外汇流动性。 按理,在流动性的刺激下,中国资本市场应该上升而不是下挫。但中国资本市场再次不幸地承担了稀释货币流动性的大任,在市场弱不禁风时,大盘股经特批上市继续做大资本市场容量收取流动性、大幅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是对孱弱的资本市场日渐灰暗心理的沉重一击。 刺破资本市场的泡沫只能收到一时之效,说到底,资本市场泡沫是流动性过剩的表现,而不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几千亿的人民币与外汇的速度,与目前几十万亿之巨的全球投资资金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 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厉的资本项目管制,严惩“发国难财”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最终改变基础货币发行体制,拥有真正的主权货币所应有的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况随时调节。 从市场的公平性而言,即使挑破资本市场泡沫,股市投资者为经济平衡发展做贡献,凭什么大型金融机构就能继续制造流动性,坐收渔翁之利?吃药的应该是金融机构,外汇管理机构,而不是资本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