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两条消息引人注目:人民币兑美元再次破7——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993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19个基点(新华网4月15日);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引发全球股市暴跌,A股为最——上证综指跌穿3300点大关,再创近一年来的收市新低,深证成指的跌势更为猛烈,跌幅高达7.39%,创2007年6月4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深圳商报》4月15日)
这两条消息联在一起,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导致的经济衰退,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然而,人民币汇率再次破7,全球股市暴跌A股为最,还只是美国次贷危机恶化、美元走弱对中国经济的显性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潜在的、不显形的影响。而在众多隐形的影响中,尤其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国际“热钱”涌向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潜在威胁。 有媒体报道,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但一二月份,我国出口减少,进口增长,贸易顺差是在减少,同比减少10%左右。显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不正常。商务部公布,今年一季度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49家,同比下降了25.26%;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4.14亿美元,同比却增长了61.26%;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下降到20%左右,比最高时期下降了约40个百分点。这几组信息,分明告诉我们:“热钱”已通过各种途径、变换花样涌入中国。中国,正在成为国际“热钱”攻击的目标。 从理论上讲,“热钱”流入有利也有弊。但眼下中国,尤其需要警惕的是“热钱”的祸害。这是因为,“双防”是我们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热钱”大量涌入,不但会使中国成为外国投机者的“提款机”,国民财富大量流失,并且导致已经太大的流动性更加泛滥,制造股市房市资产泡沫,给一些商品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造成剧烈震荡,同时也会加大外汇占款,迫使增加货币发行,助长通货膨胀。 更为重要的是,“热钱”流入中国的数量已然巨大,关乎中国金融安全,“热钱”的流动具有突然性、爆发性和短期性的特点,“热钱”在套利之后突然大规模撤退,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可能造成巨大灾难。 对于热钱进入的渠道、流向、流入总量、流入流出波动和可能的危害,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了然于胸?不要说中国没有货币远期、期货和期权市场,游资采取原始的方法套利然后换成外币大规模出逃不太可能,也不要说,即使“热钱”真的抽离了,也未必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对“热钱”可能产生的祸害怎么预估、警惕都不为过。 “热钱”的本性,决定了它最缺少忠诚度;有大规模的争相涌入,就必有大规模的夺门而出。危机,客观潜伏着。越往后,危险越大。正如一位学者所言,要想“热钱”不作为,恐怕很难。对之,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以最好的结果期望,从最坏的情况打算,做到有备无患,当是我们应对巨量“热钱”的基本策略和战略;一手防范流入,一手警惕撤出,多管齐下,盯紧重点监管领域,有效防范“热钱”兴风作浪,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应是中国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