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很少有人能想到,在2007年创13年新高的GDP增长中,消费居然7年来首次唱起了“主角”。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初步估算,在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有2.7个百分点是由出口贡献的,4.3个百分点是由投资贡献的,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与此对应,数据还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超过全年GDP的增幅。居民收入和消费总额双双增长无疑表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分配到老百姓身上的利益越来越大了,这自然令人欣慰不已。
然而值得重视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从百姓的切身感受来看,似乎并没有腰包越来越鼓的感觉。伴随着房价、物价等生活用品和消费品价格的新一轮普遍上涨,事实上很多人反而感觉到手头越来越紧,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了。统计数字和居民的实际感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矛盾”的一面?
究其原因,无论是居民收入还是消费总额都还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不足以反映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全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能代表每位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达到这个数字吗?消费拉动的4.4%的GDP增长率中,每位居民都为之平均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了吗?显然并非如此。
与居民对收入的感受和统计数字的“矛盾”相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正成为老百姓和官方的共识。许多人感叹穷人越穷而富人越富,而去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也显示,目前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呈持续扩大之势。据1月11日《中国商报》报道: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奢侈品第二大消费国,在未来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的需求将达到25%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并有望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站在消费的视角来看这个报道,我们不得不思考:正如同财富的增长常常掩盖了大部分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不良现实一样,消费的增长是否同样可能掩盖富人阶层过度消费而其他阶层消费不足的存在呢?
所以,实际上还有必要追问的是,消费拉动的4.4%的GDP增长率中,细化到食品、衣着、居住乃至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结构层面,比例分别是多少呢?不同阶层对这个GDP增长率的贡献又分别是多少呢?究竟是居民主动消费还是被动消费的成分占大呢?唯有厘清这些细节数据,才可能更加客观地面对消费增长,客观地面对贫富差距,进而更好地加强宏观调控,真正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健康地增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