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扩张悠着点
    2007-11-28    作者:苏培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船驶进小港时,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比的白色鱼脊骨。望着那副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
  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代表作《老人与海》中的经典反思。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颇具经验的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战胜并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一群嗅到血腥味的大鲨鱼跟踪、抢食,老人经过殊死搏斗虽然刺死了两头来犯的大鲨鱼,但是半夜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让老人无力应付,最终马林鱼被鲨鱼蚕食光了,桑提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老人与海》的故事正是当年日本金融机构海外“捕鱼”的真实写照。而目前剑拔弩张的中资金融机构,也似乎正在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纷纷前往海外并购、扩张,不断前往深海“捕鱼”。
  那么,日本的惨剧和《老人与海》的故事会不会继续在中国上演?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动机和日本当年极为相似,都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资产泡沫膨胀、本币升值、国内企业海外扩张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使得金融机构大胆走出去全球并购。“买下美国”的雄心壮志曾一度让日本银行业风光无限,全球10大银行中日本竟占据了6席,到1989年前10大银行中已有8家是日本银行。而在大危机之后,统统销声匿迹,很多银行最后甚至连“鱼骨架”都没带回来,纷纷葬身大海。
  如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也已跻身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其中工行成为世界市值最大的银行。这些璀璨的光环也为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动因,加之IPO融来的大量资金为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奠定了资本基础。据Dealogic统计,截至10月27日,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共宣布六笔海外并购项目,并购交易额已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占中国海外并购总交易额50.7%,并购频率之高和金额之大前所未有。除此之外,中投公司和QDII的扬帆起航,更让世人瞩目。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各大金融机构的掌门人纷纷畅言全球化布局,认为目前中资银行推进国际化发展最直接的动因是为了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日益深化的需要,似乎奔赴深海“捕鱼”是中国金融机构下阶段的主要方向。
  中资金融机构的这一系列举动,与当年日本大危机前夕的节奏极度吻合。惟一与日本当年最大的不同则是中国目前人民币采取缓慢的、渐进的升值策略,没有重蹈“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快速升值之历史覆辙,因此资金流出的冲动和外部优势并不明显,海外扩张大多围绕着业务规划、为了适应全球竞争和国家金融安全考虑,同时适当的输出资本也是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举措之一;另一个异同则是,当年日本金融机构在走出时是有组织有纪律,政府有专门的部门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协调,而我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都是自主行动,缺乏相应的协调、监管和论证,因此缺乏战略性的盲目扩张只会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同时,我国银行业的弊端和脆弱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此起彼伏的坏账率、单一的盈利模式和服务质量低下的格局恐怕一时难以改变,加之中国银行业被房地产业严重绑架,一旦国内房价出现波动则中国金融机构必然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另外,在“大陆”依靠存贷利差和政府保底惯了的中国金融机构,“水性”极差,让其一下子大规模地远赴深水区,到时别说“捕鱼”,就连自身的生存问题也不免让人担心,担心届时中国金融机构会发出“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因此,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扩张最好悠着点,别太过于盲目乐观。
  虽然,目前中国的银行机构有好几家市值进入了全球10大,很多都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纷纷进行了IPO,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有所增强,但是中国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业务创新、增值服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等能力远远落后外资银行,与第一梯队之间相差甚远,只是在政策保护和霸王收费条款下耀武扬威而已,根本上还没有彻底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服务机构。于是,我们很难相信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走出去后会立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未必能够在深海中捕到大鱼,反而被群鲨围攻的可能性极大,但是适当地锻炼也未必是坏事,但是绝对不能头重脚轻、忽视国内而搞全球扩张。况且,享受惯了高质量服务的海外顾客,未必会轻易地将业务交给一个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收费高的金融机构,加之金融文化的本土化偏见和游戏规则、文化等差异,会让中资金融机构举步维艰。尤其是在国际并购方面,文化之间的磨合、资源的高效整合、人才的国际化对接、管理效应的协同等,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1+1>2的并购效果。即使在并购后全盘采取境外本土化,但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与市场化的差异仍然很大,中资金融机构的企业形象和信任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
  因此,中国股市千万别借此概念来过度炒作,也千万别被上市公司“海外打鱼”的幻景给迷惑了,由于深海捕鱼前途未卜。中投公司投资黑石股权巨亏和QDII惨淡经营的现状,就是最好的例子,说明海外市场并不是遍地黄金,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经济高增长和高回报率仍是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所以希望这些上市公司别给股东用“海外捕鱼”来画饼,投资者也别想象过度。
  其次,建议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布局之时,应该注重先后顺序和策略,避免盲目的规模扩张。应该先对具备相对优势的新兴市场进行投资、布局,以储备后续增长潜力;再在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设立学习窗口,打开视野,以弥补各种制度缺陷和不足;另外,尽量让研发先行,在最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及早设立投研团队,去全面熟悉游戏规则和开发金融产品,猎取投资机会。
  第三,建议对于已经在海外并购、设点的中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应该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提高警惕,同时提高监管部门自身的监管水平,以适应日益国际化的金融监管环境,避免离岸金融带来的外生金融风险。
  从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能力来看,显然还无暇顾及海外市场,如果这一块的监管出现缺失或监管不到位,极有可能在几年之后,中国的金融机构先会从外部腐烂,从而带来内核危机。日本和泰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我们不希望日本的历史再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演,但是金融市场“历史往往会重新上演”。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醒金融风险并不是为了阻止中资金融机构全球“捕鱼”,而是为了让其更稳健、出海风险更小,千万别急匆匆的全球化,以免为将来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机构的走出去步伐加快,离岸金融的风险将越来越大,由于鞭长莫及和监管能力不到位,很多分支机构在缺乏约束和监管的情况下会不断地尝试高风险交易和违规活动,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严格监管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和资金流动迫在眉睫。因为,中资金融机构在发达市场的分支机构在短时间内很难吸引到境外客户,只能吸引一些去海外扩张的中资企业金融服务项目,如果外资大量利用中资金融机构的通道,反而要格外警惕,防止一些用心不良的投机资金通过中国自己金融通道流入中国、打中国,对中资金融单位的海外分支机构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实有必要。
  第四,建议适当放开政策优惠,逐渐取消存贷款利差和取消存款准备金的付息制度,实现国内利率市场化。既然选择了全球化和市场化,那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找食吃,而不是继续享受政策和让国内老百姓“人为”地喂养,否则永远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另外,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给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央行的利益考虑会让其独立性大打折扣,因此取消这些政策性的“喂养”,可能会让中国的金融机构创新动力更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