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降价的公共决策逻辑
    2007-10-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多种物价持续上涨,CPI一路走高的背景下,北京地铁昨天正式降价,实现了2元一票制通行。北京地铁的价格调整,不仅与当前物价走势相背,而且涉及相当广泛的人群,自然引人关注。
  地铁降价,很容易让人为之叫好。地铁的主体乘客,本来就是普通民众。由于价格调整,使得乘客受益颇多,故地铁公司此举,定然赢得受益者的掌声。
  受益者鼓掌,这好理解。但北京地铁这次的降价行为,更该被关注的意义恐怕在于:这项价格调整举措,已被纳为北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配套措施。地铁降价,并不单单是地铁公司的企业行为,而是有地方财政对于轨道交通的巨额补贴,因此,地铁的降价,也就成为一个公共政策的选择。
  那么,北京为何愿以巨额的财政支持,来选择降低轨道交通的价格?这跟北京的市情密切相关。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一是具备较为雄厚的地方财政实力,二是地面交通的拥堵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前者意味着,有钱就要办事,后者则督促为政者,有事就必须解决。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成就了此次北京地铁的价格调整。
  在今年以来中国又逢通胀考验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曾明确表示,公共事业类产品,不能再加大社会短期内的通胀预期。公共轨道交通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其价格调整也就不能为通胀形势火上加油。北京地铁的降价,显然符合上述要求。当然,北京地铁价格不涨反降,有财政实力支撑。本报今天的相关报道中就提及,2006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有这样的财政力量做基础,北京方有能力拿出相当的资金补贴轨道交通。
  北京以财政大力支持轨道交通,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吸引人流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北京城里的私家车之多众所周知,北京的地面交通状况不佳亦是现实,为达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目标,公共管理者利用价格杠杆这个有力的手段进行调节,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此外,北京市发改委的官员一再强调,地铁的低价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而是会长期坚持的政策选择,这给了人们对于北京改善交通状况以信心。北京地铁实现2元一票制通行,或将不止于吸引部分人群改乘地铁,而是可能改变许多人的出行习惯。若如此,北京这一次影响颇大的地铁降价,功劳不小。
  我们注意到,尽管北京地铁价格调整的积极意义明显,但社会上还是有一些看法不尽一致的声音。有人担心,财政在公共交通领域补贴太多,会不会影响到在其他领域(如教育、卫生等)的财政支出?有人疑虑,地铁公司作为企业,本有市场规律起作用,政府以财政来止损,会否将公用事业(3938.521,54.63,1.41%)的市场创新逼入狭窄的胡同里?还有人则为财政补贴的效益担忧——这种担忧很容易被理解,在人们的记忆里,政府财政为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埋单的事情,并不是个案。
  应当说,这样的声音,有不少值得听取之处。比如,财政补贴如何实现最佳效益,就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北京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来发展轨道交通,这本是值得尝试的模式,但是财政补贴应与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同行。换言之,轨道交通系统应在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财政的补贴。显然,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任何公共政策的选择,没有完美,只有比较意义上的最优。北京地铁选择降价,便是依循着这样的逻辑。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探索有没有意义?当然有。同时,改善北京交通状况的任务是否紧迫?当然紧迫。这就说明,很多事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选择则依赖于决策者的判断。
  决策者的判断和选择,不是简单地拍脑袋做决定。原先的3元~5元的票价为何统一降为2元/人次,而不是1元或2.5元/人次?此前的调价听证会,作为一种经济民主形式,为价格调整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依据。在这个听证会上,许多意见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因此,此次北京地铁降价,贡献的不仅是一个惠及民生的价格调整举措,还有一个公共决策的内在逻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