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品牌意识晚熟。当人们发现中国产品没有产品价值,更大的利润空间让别人赚走时,品牌价值才开始成为被追逐的对象。随之,一批原来在营销咨询和策划行业事业并不成功的人纷纷转做品牌咨询和策划;一夜间,中国冒出了众多品牌专家。 品牌也是产品,只不过是无形的产品。产品在工厂中生产出来,然后通过营销贩卖出去;品牌则在市场中、或者说消费者心中营销出来,然后也是贩卖出去。所以,品牌要比产品的营销难度大得多。因为,品牌是消费者心中的情感认同价值,只有营销出去才能感受到利益。 所以,笔者以为,只有营销高手才能做出品牌的价值并把它营销出去。这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过程,需要有很深的市场功力和营销经验。然而,现在的许多品牌“专家”是什么角色呢?一类是退了休的媒体资深人士,另一类是大学教授。这两类品牌专家都没有深刻的市场经验,属理论学习类型,只是把品牌做成一个概念,有些还是伪概念。 还有一类,在企业里做到了销售大区经理一级,继续升迁已经没有机会。他们有很深厚的销售经验,敢想敢说,甚至敢忽悠,其中一些曾在大品牌公司供过职,这是他们的金字招牌。很多企业认为,大品牌公司一定能培养出品牌人才,甚至把知名跨国公司当作品牌专家的黄埔军校。其实不然,在这些人里,很少有从事营销的,进入公司管理层、了解和接触公司内部品牌策略人更少。 现在的品牌专家是这样的结构:30多岁的占约40%,是主力;40多岁的占30%左右;剩下的15%为50岁左右;还有15%20多岁。品牌是消费者心中的情感价值,需要有深厚的市场功力才能挖掘出来。一个20多岁的人怎样体会一位成功人士的情感需求?太难了。 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或许在一个短暂阶段,企业的市场表现不错,但能否经得住时间考验仍然未知。选择短期阵痛还是长期繁荣,是关乎中国品牌命运的决策性命题。 真正会做品牌的人太少没有关系,正视、直面这样一种现状,然后踏踏实实按照品牌塑造规律去做,就可以探讨出一个合理方式,解决中国品牌面临的难题与困境,这才是中国品牌的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