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政策须考虑储蓄活化因素
    2007-09-14    作者:马红漫    来源:新京报

  8月份金融数据出炉,众多数据当中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人民币新增贷款在上月基础上继续高增:8月当月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302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1160亿元;此外从累计看,更为引人瞩目的是.,1~8月人民币贷款增长已达3.08万亿元,提前四个月超过了年初所设定的新增贷款2.9万亿元的目标。(据9月13日《金融时报》)

  在央行紧缩调控政策背景下,1-8月份整体金融数据却与政策导向背道而驰,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央行在紧缩性调控政策制度设计上存在缺憾,在实施中遭遇来自微观经济实体的利益矛盾。
  银行业在微观上是谋求商业利益的企业,但在宏观上则属于货币供给创造的重要一环。央行出于紧缩目的的加息举措,如果在商业银行这一环节出现效果虚置,甚至是背道而驰,将会让宏观紧缩的目的在微观层面上落空。导致政策效果落空的关键是,银行存贷款利差没有随加息而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放贷增加收入,自然是乐此不疲。
  从始于2004年10月的加息周期看,虽然在今年8月22日第8次加息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幅度首次小于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幅度,但是却没有抑制银行放贷的激情。这是因为,与持续上涨的贷款利率相比,活期存款仅在今年7月21日加息中提高了一次,即调高了区区9个基点,由0.72%调高到0.81%,此外从未变动过。这与贷款利率动辄27个基点的多次上调相比,显然活期存款与贷款利率的利率差距迅速在扩大。
  而我国银行存款的一大特征便是“储蓄活化”,数据显示,我国的活期存款占到银行存款总额的一半以上。有投资机构的综合测算显示,权衡各方因素后,银行的净利差收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是有所扩大。
  公开的银行数据足以清晰地表明利差扩大的事实。13家在境内外上市的国内商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利润1344亿元,同比增长57%。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3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同比翻番,大部分上市银行同比增长幅度都在50%以上。
  这些上市银行中期业绩报告中都明确承认,利差、净息差是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央行上半年两次加息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活期存款比例提高降低了负债成本”。
  规模庞大的居民活期存款加上日益加大的利差收益,商业银行作为利益企业自然不会去考虑管理部门贷款投放的规划,而只是简单地选择大量放贷获取利润。这才是最终导致新增贷款远超调控部门政策规划的体制性原因。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是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的一些不足,却让紧缩政策导向了鼓励信贷投放的尴尬境地,这种现象的确值得思考。不仅如此,储蓄活化的背后,还有更加深层次的问题理应得到关注。
  储蓄“活化”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能够随时支付医疗、教育、养老等费用,民众更加偏好流动性强的资产,以活期为主的预防性储蓄也随之增加。如果活期存款利率持续低迷,其本质无异于普通民众用其不多的劳动收入补贴了银行的巨额利润,导致社会的资源配置体系因此而有失公平。
  储蓄活化明显、借贷利差扩张、业务转型滞后等因素激发了银行放贷的动力。而管理部门在做出宏观调控的同时,却无法阻止银行的企业逐利行为,宏调绩效由此受损。或许只有主管部门在政策设计之时,完全摒弃了对商业银行利益倾斜的思维,紧缩性的政策导向才能够避免被现实经济利益影响的窘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