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季度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各方面加紧调控的政策信号又不断释出,控制信贷似乎又成为了重中之重。7月31日,央行上海总部首次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占比攀升,将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上升。(本报昨日B04版)7月26日,央行上海总部曾在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提出要密切关注房贷资金流向,防范资产市场变化可能引起的贷款风险。并要求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全面理解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取向,适当控制贷款规模和投放节奏等。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7月20日也曾表示,今年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增速要控制在15%以下,但目前看来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容乐观。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3681亿元。如果将全年信贷增长控制在15%以内,则意味着下半年新增贷款必须控制在8300亿元左右的水平。 金融监管机构的表态似乎说明,只要信贷压下来,经济高温就肯定降下来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储蓄率的持续高企,特别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高企,使得箭指银行的宏观调控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近日指出,从1992年至2003年,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从22.6%,降到了18.1%,并且近几年还在下降。1992年到2003年,企业储蓄则从11.5%上升到17%,而且政府储蓄也急剧上升。 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政府储蓄的上升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比较平稳,有点波动地上升;2002年之后,剧烈上升。2004年之后,政府的增值税超收5000亿,2005年超收5000亿,2006年超收7000亿。仅从这个部分,可以看到政府的储蓄上升非常快。加上有很多未统计的,如以前为纳入预算管理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还有其他一些依据政府权力的各类费项,政府储蓄的比重应当是相当高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压信贷对于企业的投资热情又会有多大的影响呢?企业有钱,政府有钱,它们的投资是可以不通过贷款的,于是出现了投资资金来源中,高达60%左右的比重来自于自有资金。 政府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基本无法靠货币政策来调控的;现在企业的自有资金充裕,那么多企业上市又提供了大量的资本金,使得贷款需求表现也没有那么明显。可以说,贷款增长更多的是来自于银行对于利润的追求,而非企业本身的需求促动。 不仅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数据支撑这一观点,来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同样支撑这一观点。据李扬的研究,过去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如果说投资上升,一定是有贷款(资产)增加在前,有存款(负债)增加在后。现在却不是,资产项下的贷款可以保持很平稳,但负债项下却是不增加总量,只是A企业的存款变为B企业的存款,这表明企业有着充足的自有资金,控制信贷不一定控制得了企业投资。 货币政策即便能在贷款问题上发挥影响,但对于全国经济的调控意义也已经大不如前。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如果宏观调控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改善中国的体制安排,紧缩实体经济的流动性而非银行流动性,那么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资产价格将进一步膨胀,通胀自然也将达到出人意料的高位。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