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微观轻宏观 加息与否似乎已不是问题
    2007-05-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加不加息似乎已经不是个问题了。
  虽然央行行长明确表示担忧,虽然有继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压力,节后的市场还是出现了连续三日的强劲上扬。4000点一下子就在脚下了。
  也许,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宏观调控仍然像一柄悬在市场头顶上的剑,随时有刺下来的可能。这种恐惧来源于有很多人说了很多遍的理由:“上证综指两年间已上涨300%,严重脱离了基本面。另外,股市上涨也呈现明显的资金推动型特征,这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控制流动性。”
  此话有几分道理,但也不完全在理。因为说资金推动是没错的,但资金汹涌更多地来源于市场的财富效应,而非流动性过剩。事实上,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至少在四五年前就开始了,而当时的市场正在绵绵阴跌之中,并且跌势延续了数年。
  因此,投资者们大可不必对于以调节流动性过剩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过于担心。实际上,宏观的趋势并不能实时地涵盖所有微观动态。就目前来说,更应该采取重微观、轻宏观的策略。
  先来说说宏观调控吧。其实,所有的宏观调控,其目标都是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而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最好的时候:消费上升势头明显,产业升级迅速,物价保持较低位置,就业及居民收入良好。这样的势头来之不易,要想维持住,宏观调控就不会有很强烈的措施。
  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事件发生,依目前的形势,近两年宏观经济都不会出现大问题。换句话说,短期内中国股市的宏观环境将是稳定的,我们可以将宏观因素视为不变量,没有必要过多地在意它。
  相比之下,投资者应该全力地关注微观这个变量。
  目前,最大的微观变化在于资产重组的加速。五一长假之前的8个交易日内,有宗申动力、园城股份等至少8家上市公司宣布将进行重大资产收购。另外,还有至少18家上市公司公告因重大事项停牌,而这些重大事项大多与资产的收购、重组有关。这样平均每天一家公告、两家酝酿的并购重组频率,在证券市场上前所未有。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效果也已经显现。从一季报看,包括上海汽车、海马股份、天地科技等在内的已完成整体上市的公司,其每股收益的增幅都超过了100%。而从整个市场看,据国信证券的统计,从今年一季度前推12个月的市场整体市盈率在4月30日为35.12倍,这比以2006年年报所计算出的43.04倍的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有大幅下降。
  虽然,在业绩增长的贡献中,行业景气和投资收益也占有很大比重。但要知道,这只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浪潮的开始。专家们预计,在体制变革的激励下,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未来两年,上市公司并购将持续涌现,而高潮将出现在限售股全部解禁的时代。到那时,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资产都将进入上市公司,而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联动性也将大大增强。
  这是分析宏观所不能得到的结论。而此种微观变化恰恰是市场真正需要关注的基本面。
  在这样的时候,对于市场来说,无论流动性过不过剩,都不会缺钱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