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14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来源:新京报 |
|
|
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快,但能源消耗的势头也很猛。节能降耗也是这几天两会议论最多的议题之一。
能耗问题,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问题。虽然,工业企业是能耗的大户,节能降耗,要靠技术手段和设备改进来实现,但是,能否在节能方面下功夫,是否采用或者改进这些技术,往往取决于人们的认识。仅就企业而言,不一定节能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当高能耗可以带来高利润的时候,企业不会有采用节能技术的积极性,更何况,节能降耗的背后,往往有环保的课题,企业要为此付出相当的成本。节能降耗与耗能求利,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企业的现实好处,能否做到平衡,一直在考验着企业家的智慧。
另一方面,节能降耗,也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机关、企业、学校、百姓生活,每日每时所消耗的能量也是天文数字的。节约与奢侈之间,放手和缩手之间,累计起来,能耗的差距,可以相去天壤。
本来,中华民族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但是,近年来,这种美德和习惯,似乎已经不再流行,甚至成为某种被人看不起的“品德”。这里,有些政府机关,在其中起了很不好的“带头作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些地方政府行为成了奢侈和讲派头的代名词:公务用车,耗油必然要多,好像公务用车,就不能有低耗能的两箱车,进口车有限制,那就以企业名义买,然后“借用”,反正是越豪华,越有派头越好。同样,有些地方的政府办公楼,不追求够用就行,一定要豪华,一定要现代,房间一定要足够大,一个乡镇长的办公室,就能达到上百平米。
取暖、空调、灯光,面积越大耗能越大,道理都明白,却少人关心。
一个县上万平米的豪华办公楼,每日维持费用就达几十万,有必要吗?有,要派头,要排场,要满足少数领导人的虚荣。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生活方式,跟风尚密切相关。风尚的倡导,关键在领导,领导奢,则社会奢,领导俭,则社会俭,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大手大脚大手笔,耗掉那么多能源,吞噬那么多人民币,不当吃,不当喝,政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会因此下降,除了摆排场,满足一点看不见捉不到的虚荣之外,毫无用处。
但是,这个风气,却很难刹住。为什么?因为公家的钱,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不花,也落不到自己的腰包里,花了,至少自己的面子上好看些。看来,要想让能耗降下来,实现节约型社会,首先这样的思想认识必须根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