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俊平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
长久以来,管理学似乎成了西方专利,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社会管理,都似乎成了欧美专家学者们的专长领域。一语道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欧美管理学率先发展了一步,便似乎要永远成为我们的标杆和榜样。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早就被外国人发现,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必读书目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集结五千年之精髓的中华传统智慧,其实早就对管理究竟是什么、如何管理、管理之最终目标等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段俊平先生的《中国管理往事》一书成稿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以历史故事为基本,融汇中西管理学理论精华于一体,为我们转换崭新的分析视角,从管理学角度来评判古人之所以有所成就的因果,将一切娓娓道来,无论读者有无管理学基础,都能从中取得极大的收获。
我读《中国管理往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段先生在全书所有故事中不断强调的,当代中国企业已然融入全球竞争,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辩证处理中西方管理制度的不同,取长补短,有效地创造短期效益和长期价值,最终铸造企业文化,坚守自身信念,成就真正的“中国化”管理。
书中故事我最喜欢“财神爷范蠡的财富观”,范蠡达成政治上的抱负后全身而退,弃政从商,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陶朱公”,可以说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后人的角度看范蠡的发家之路,似乎十分简单,算是一个“老好人”最终好人有好报的故事。范蠡一生中三次将自己所有的财富分给亲友和贫苦百姓,随后重新进行创业,并在创业过程中坚持对合作者谦和礼让,对待雇工慷慨大方,遇到灾年减产,他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厂赈济灾民。在年初,他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这种种行为看上去都很“傻”,却始终秉承诚信与仁义,范蠡一直是一个问心无愧的商人,这才是范蠡成就管理事业的根本。最终他也得到了自己应得的,每次创业都成功又顺遂,人们佩服他高超的商业手腕和杰出的经营能力,从此“陶朱公”成为称赞一位商人经营有道的褒义词,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与经营原则,正因为范蠡讲诚信、信奉仁义,人们也对他付出极大的信任,当他遇到困境时,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此得道多助,这样的管理者就怎会不成功呢!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要在管理学上有所造诣,并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就要学会因地制宜地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学习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学理论。作为中国管理者,我们从西方管理学理论中汲取精华的同时,更要回头关注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变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智慧,这样才能不辜负我们炎黄子孙传承的血脉与文化,真正成就属于中国的管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