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的薛涌,发表过不少著述,“城市发展”更像是他新开辟的另一个叙事领地。在新书《城市的迷惘》里,他的观察和分析节奏恰如其分,语言绵密有致,文体与内容相得益彰。
在大量涌现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未来”各类著述中,《城市的迷惘》不算厚重,但其可圈可点的思想却相当密集,闪光睿智的言论也相当丰富。作者通过纵横双向对比,构建出一种“照镜叙事”风格,既让讲述的每件与城市发展有关的事情都带有强烈的比照色彩,又像坐在一列时间慢车上,于远处慢条斯理地打量着欧美城市及中国城市的蜕变历程。
当越来越多“外地人”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一场长达30多年的市场和社会改革,对城市发展产生独特冲击,有成功的欣喜,亦有“茫然难从”的迷惘与阵痛:暴增的人口、堵塞的交通、恶化的生态、有毒的食物、潜伏的疾病、昂贵的房价以及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这一切皆被薛涌一一解剖。
书中,作者用“五方杂处”定位城市繁华和活力源头。比如清代的第二大都市江南名城苏州,就曾“五方杂处,人烟稠密,贸易之盛,甲于天下”。其实,大多繁华城市也是如此。杂居是城市优势所在,多元性刺激贸易和创新,使城市成为人类最有效率的聚落形态。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正盛的当下,乡村人进城谋生定居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作者批评那种狭隘排外观念,指出“城市是‘外地人’的家乡”。薛涌考察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历史得出富有洞察力的结论:正是外来人口,带来了城市的多元性、活力、生机和创新竞争力。
比照是最好的清醒剂,他国城市治理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可以借鉴。因为,“变”与“不变”,“未来”与“现实”,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城市发展两个基本维度,也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两个基本原则。
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里曾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近几年北京、天津、深圳等多个城市因降雨而内涝频繁,引发人们对建造城市下水道必要性的讨论。在《城市的迷惘》中,薛涌以冷静的笔触认为,集中式地下排水系统,不仅耗资巨大,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环境危害,已不适合现代大都市建设。因为,在全球化经济模式下,人口流动日益加剧,已经很难预测一座城市未来几十年的规模和布局。薛涌建议,城市发展应借鉴美国的高密度“高层”发展策略,指出,密集型都市圈的居民比“摊大饼分散式”都市圈的居民,经济机会更多,社会流动性更大,人均寿命更长也更健康。
《城市的迷惘》似在书写个体城市的故事和发展脉络,其实是在探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土耳其作家、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时,曾被其浓郁的“忧伤”感动。相比帕慕克笔下伊斯坦布尔的“忧伤”,如今人们面临的城市发展“忧伤”则更多来自个人、集体乃至整个国家发展无法摆脱人类迁移或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内在问题和危机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