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让我感到兴奋,又充满挑战性。我兴奋是因为可以借此机会回馈大家,而挑战性则在于,我开过的最短的研讨会也要50 个小时(而我现在只有18
分钟)。
—托尼·罗宾斯,2006 年TED
演讲嘉宾
滑铁卢大学经济学教授拉里·史密斯的平均授课时长是每节课3 个小时。2011 年11 月,他发表了15 分钟的TED
演讲。他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他的演讲视频会有150 万次的点击量。“把我想要表达的内容浓缩为一个18
分钟的演讲,对我而言是一种挑战。”史密斯对我说,“我猜测学生们之所以‘怂恿’我做TED 演讲,是因为他们觉得那会让我崩溃!”
“你为什么认为18 分钟的时间规则是合理的?”我问他。
“思考是个苦差事。但是,在18 分钟的时间里,你完全可以阐述一个有力的论点,并吸引人们的注意。”
没错,思考是个苦差事,正因为如此,18 分钟的时间规则对于思想的传播才具有关键性作用。一场TED
演讲用时不能超过18 分钟,这是每位TED 演讲者都要遵守的基本规则。无论你是拉里·史密斯、比尔·盖茨还是托尼·罗宾斯,都要在18 分钟内完成演讲。
演讲时间越长,听众越焦虑
30 多年来,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保罗·金(Paul King
)博士一直都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学者。我曾与金博士探讨过他的关于“听力成绩和状态焦虑的关系”研究。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焦虑只会对演讲者产生影响,而金博士发现观众也会焦虑。“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被告知需要进行听力测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状态焦虑水平’呈上升趋势,直到测验结束之后,他们的状态焦虑水平才有所下降。”金博士认为,信息的积累会导致认知积压,就像不断增加的重量,认知积压会使得观众的心理负荷越来越重。“需要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快地,你就会把这些东西都忘掉。”
金博士认为,认知加工—思考、讲话和听—是高强度的体力活动。“高中时代,我是辩论队成员。那时候,我还经常打篮球,甚至一整天都待在球场上。第一次参加辩论赛,我进入了决赛,连续三场辩论过后,我精疲力竭,上了黄色的旧校车后便呼呼大睡,车子到我家门口我才醒过来,对我来说这种情况太少有了。如果你真的全神贯注、批判性地去听,确实会感到很疲惫。可见,听演讲确实要比我们想象的更累。”
听是一项让人疲惫不堪的活动,因为听者不断给大脑添加需要记忆和提取的信息,这就是金博士所说的认知积压。简单来讲,任务持续的时间越长或信息量越大,认知负荷越大。5
分钟的演讲产生的认知积压相对较少,18 分钟的演讲产生的认知积压会多一些,而60
分钟的演讲会产生大量的认知积压,这很有可能令观众反感,除非你在演讲过程中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得以休息片刻(讲故事、播放视频、做演示或邀请其他人发言)。
演讲的时间越长,听众需要组织、理解和记忆的信息越多。这种负担会随着听众焦虑感的增加而增加。演讲越接近尾声,观众越沮丧,甚至会很气愤。最近有关记忆加工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知识最好分成两三次,每次只学一小段时间,而不是花费一整个晚上进行填鸭式学习。“我的意思是,阐述观点时,如果你一股脑儿地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并不利于他人更好地加工和记忆你传递给他们的信息。”
金博士把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他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研究生更愿意上一节时长3
个小时的课,而不是三节时长50
分钟的课。金博士每周上一次课,但他发现每次上课时学生们已经忘记了之前一次课的大部分内容。他意识到“更好的做法”是把同样的教学内容分成三次课,例如周一、周三、周五各上一节课。尽管学生们不喜欢,金博士还是把一次课分成三个更短的课时,结果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对复杂内容的记忆也更牢固了。
关于演讲,意志力实验能告诉我们什么?
史密斯和金两位教授都认为听和学习会消耗能量。大脑很容易疲劳,还记得第一天下班后、第一次学一项复杂的手工或学习了几个小时之后的疲惫感吗?高中生把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后的疲劳称为“高考后遗症”。大脑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是需要能量的。
学习也是一项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一个普通成年人的大脑大概仅有3
磅重,但它是个“贪吃鬼”,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葡萄糖、氧气和血流量。新的信息进入大脑后,数百万神经元立即兴奋起来,消耗能量,令我们产生疲劳感。
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 )在《意志力》(Willpower)
一书中提到,我们每天的意志力有限,大脑消耗的能量越多,意志力就越薄弱。他发现完全不相关的活动(抵制巧克力的诱惑,解数学难题,听演讲)会消耗相同的能量。所以,在花费一上午时间才做出某种决定,或者试图抵抗某种诱惑(如午餐时吃一块诱人的馅饼)之后,我们会感到十分疲劳。这一切都是因为葡萄糖。葡萄糖是由体内食物转化而成的单糖,进入血流,为肌肉(包括心脏、肝脏和大脑)提供“燃料”。葡萄糖在转化成神经递质(一种脑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之后,进入大脑。
鲍迈斯特还介绍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观看视频,而且屏幕下方会闪现文字。“研究者要求第一组实验对象忽略那些文字;第二组实验对象在放松的状态下观看视频,可以自由选择看或不看文字。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分别测量了他们的葡萄糖含量,发现两组实验对象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组实验对象的葡萄糖含量在实验前后并无明显变化,而第二组实验对象的葡萄糖含量在实验后明显下降。这项看似简单的自制力活动其实消耗了大脑内大量的葡萄糖。”
一个冗长、混乱、漫谈式的演讲迫使听众的大脑努力工作,并不断消耗能量。脑细胞所需的能量比其他身体细胞多两倍。脑力活动会迅速消耗葡萄糖,而时长18
分钟的演讲不会过多消耗观众的能量和葡萄糖,让他们有精力思考听到的信息,分享演讲者的观点,并被它吸引。这就是“18
分钟”的合理之处,如果演讲时间太长,观众会不自主地走神。你见过大学生在听完一节时长3
个小时的课之后,因深受启发而飞奔回宿舍进一步研究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吗?从来没有。更多情况下,他们会直奔最近的比萨店或啤酒馆,聊聊他们共同的烦恼,对课堂上所学内容却闭口不谈。18
分钟的演讲可以启迪心灵,而3 个小时的演讲则会让人麻木甚至反感。
在这一章,我已用了颇多笔墨阐述18
分钟演讲规则的科学依据,这是必要的。在我指导过的商界人士中,大多数人都对缩短演讲时间做出了极其强烈的反应。他们总向我抱怨:“卡迈恩,我们要表述的信息太多了!”其实,只要他们了解18
分钟时间规则背后的科学与逻辑,以及“休息片刻”这一概念,就能心甘情愿地缩短演讲时间。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迸发出来。可见,约束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
有约束才能激发创造力
约束是成就具有创造性的演讲的关键因素。总有人问我:“我应该讲多长时间?”我认为最适宜的时长是18~20
分钟,就像TED 演讲,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想说服观众,18~20 分钟是最合适的。如果少于18
分钟,有些观众(尤其是投资者、客户和消费者)可能会觉得从你那里获得的信息还不够多;如果超过20 分钟,观众就有可能走神。
我经常把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讲作为演讲时长的典型案例。肯尼迪用15
分钟的就职演说鼓舞了所有美国人,那么,你也应该用同样多的时间推广你的产品或想法。肯尼迪曾指示他的演讲稿撰稿人泰德·索伦森(Ted Sorensen
)稿子不宜过长,因为“我不想让人民觉得我是个爱讲空话的人”。最后,他的就职演讲成为当时最简短的总统演讲之一,共1 355
个英文单词。肯尼迪意识到要想征服观众,需要有力的表达、措辞严谨的句子和用时合理的演讲(美国总统的演讲词平均有2 300 个单词)。
肯尼迪的就职演讲是简短有力演讲的一个典范。他还有一个于1962 年9 月12
日在莱斯大学所做的演讲,知名度虽不及总统就职演说,但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肯尼迪描绘了探索月球的愿景。当肯尼迪宣布美国要在20 世纪70
年代以前“登上月球”时,这一想法激发了数百万美国人的集体想象力,也鼓舞了数千名顶尖的科学家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它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演讲之一,这个时长17
分40 秒的演讲完全可以被搬上TED 大会的舞台。
可能有人会说:“我有太多内容要讲了,恐怕20
分钟时间不够我表达所有的想法。”但不管怎样,都要尝试去做。只要反复尝试,你演讲的影响力和创造性就会显著提升。
马修·梅(Matthew May )在《精简》(The Laws of Subtraction)
一书中对此做出了解释。他写道:“智慧的约束可以激发创造力。”梅颇具说服力地表示,为演讲设定界限或限制,创造力的发挥就有了方向和框架。“最近的研究表明,想象力的主要活动—创造力—并不需要不受拘束的自由,而是依赖于限制和障碍。这与人们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
梅认为,精简法则对我们的积极影响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设计演讲和发表演讲,“当你懂得如何恰当地取舍,通常就会有好事发生”。
TED 演讲视频的点击量总计已超过10
亿次,这表明与枯燥、复杂、逻辑混乱的长时演讲相比,受时间“约束”的演讲更激动人心、引人注目且富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