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4-12-09    作者:王缉思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正式提出中美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半个月后,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这一倡议做出回应,她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的活动上表示,两国“共同树立典范,力争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和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在支持正在崛起的中国与增进美国利益之间并无本质矛盾。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国对中国有利”。2013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汤姆·多尼隆在阐述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亚洲政策时,正式提及“构建崛起大国与既有大国间的新型大国关系”的说法。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不打领带的“庄园会晤”,习近平用三句话概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同年9月,习近平与奥巴马在20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期间会面,双方重申共同致力于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涉及领域之宽、涵盖内容之广、议题更新之快、背景影响之纷繁复杂,令自诩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常有力所不逮之感,特别是在面对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网络安全等问题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搜集并梳理了中美两国相关政要、知名专家学者、有影响力的分析人士的论著以及重要智库和研究机构发布的各类报告,旨在尽力向读者呈现关于这一议题讨论的总体概况、基本观点、主要思想流派等,希望能鼓励读者尝试从更为宽广的角度,包括从对方的角度关注这一话题,并对感兴趣的领域延伸阅读。因此,本书是从学术角度去探讨一个宏大而有现实意义的政治命题。我们自命的责任,是在涉及中美关系的战略问题上理清思路,挖掘深度,对比观点,提供建议。由于写作体例和出版要求等原因,我们未能做详细注释,希望能得到读者和有关专家学者的谅解。

    本书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决定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两国的外交和相互认知,而在于中美各自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是和国家领导人及外交部门相关的工作,它更是一种融合内政、外交、第三方力量等诸多因素的“立体工程”。任何国家的外交都必须服从国内政治需要,而不是相反。中美两国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十分不同。美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但也正在经历一系列艰难的变革;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历经30多年,仍然处在“正未有穷期”的现在进行时。两国都处在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中,各自的发展道路是“分道扬镳”,差异越来越大,还是“殊途同归”,相向而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否成功构建,更多地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当然,主动扩大两国的利益汇合点,审慎地处理双边分歧,也会有力地推动互利共赢,避免迎头相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有义务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格局,双方应在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平台开展沟通协作,促进全球金融、贸易、货币、投资治理体制的应有变革,纠正全球经济失衡,而不是竞相建立排斥对方的经济集团。在地区热点问题、核安全、核裁军、太空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上应逐渐达成更多共识,并努力使之成为更大范围的国际共识。此外,中美还应对各自进行的对外战略调整有及时而恰切的把握,若此,双方则有望顺势而为、渐行渐近;反之,则有可能误判形势,进而殃及两国关系。

    毋庸置疑,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不会使长期困扰中美关系的很多棘手问题(如美国对台军售问题、涉藏问题等)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受两国内部政治等因素影响,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找出根本解决之道。还有许多问题涉及国际上的第三方甚至多方,即使中美两国达成某种共识,也未必能够使其他国家认同这种共识。

    我们认为,不能因为中美关系中某些具体问题未能获得满意的解决,就失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信心和方向感。对于两国来说,不要总想着“让对方做什么”,而是应该多想想可以“共同做什么”;不能总着眼于“避免什么”,而是应当多探索“成就什么”。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需要整体战略谋划,也需要细致推进;既需要登高望远,也需要脚踏实地。相信中美两国领导人会以超越前人的全球视野、战略气度、历史远见和政治智慧,努力塑造未来数十年中美关系的新格局。

    本书围绕着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这是一个政治命题而非学术命题,因此本书是一部长篇政论而非学术著作。我们针对的读者,是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政府官员、学术同行、媒体人士、企业家、学生等。同时,作为专家学者,我们对中的美关系的认识,更多地来自书本报刊,而不是来自亲身参与双边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我们没有去披露什么“外交内幕”,而是着眼于力求准确地陈述事实,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思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 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夜半读书:追寻片刻安宁
 
频道精选:
· 【思想】“降准”的前提是“降得准” 2013-06-14
· 【读书】进入一个重要的现代文化园地 2014-12-11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上市公司频现控制权争夺战 2014-12-11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