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使然,那些在特定体制中收获颇丰的人往往会成为其坚定的拥护者,也就是说,真正有权力的人往往会选择维持现状。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容撼动,再加上它与我们文化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导致教育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学徒制代表了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应该具有实践性,其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获取信息,使他们能够谋生。
一旦对真理的单纯探索被视为学习的最高境界,那么只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识就会被人们忽略。
社会上的普遍看法是,大学教育是学生进入职场的大门,而与之相矛盾的是,教育的成果往往与职业需求相悖。
标准化的课堂教育为灌输政治观点提供了无限多的机会。
今天,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却尤为突出。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要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想法并付诸实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制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
瑞士奶酪式学习实际上会导致学生遇到瓶颈……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真正理解、单纯的死记硬背无法扫清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反而会让学生退步。/瑞士奶酪式学习的另一个危害也很常见,许多人,包括那些接受过顶尖教育且天资聪颖的人都无法避免——他们很难将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层出不穷。
课堂上的内容无法与现实世界中的应用相结合,这是我们现存教育模式的主要弊端,其原因在于我们习惯快速地学习知识,在仅仅理解了一部分知识以后就宣称掌握了全部,而实际上,学生获得的只是非常浅显的理解。
考试没有检验到的东西都有哪些呢?
考试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潜力,最多就是能及时反映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
考试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能保持多久。……/在考试之后,学生还会记得多少呢?传统的考试模式无法体现出这一点。
考试几乎无法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为什么会答对或是答错。……
于是,考试从本质上讲就具有不完整性和选择性。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将其视为衡量学生天生能力或潜力的标准。
不容乐观的是,我们现有的考试和评级体系总会将那些具有创造力且思维独特的人排除在外,而这些人往往最有可能在某个领域中作出重大贡献。
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人们一眼就能发现其独特之处,创造力实际上就是用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提出前所未闻的想法。
实际上数学、科学或工程学需要的是高水平的直觉和创造力,它们都是艺术。
我们不应该首先关注作业量的多少,而是要问问:为什么要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而孩子则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多的干扰因素,沉浸在所谓的“社交网络”之中。颇具讽刺性的是,这种社交网络反而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少,因为人们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敲键盘上。
一起做家庭作业真的是家人相聚的最好方式吗?研究结果与此正好相反。密歇根大学曾开展过一项大型调查,结论显示,如果希望孩子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并且做到行为得体,那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花费多少时间陪孩子一起做家庭作业,而是家庭聚餐的频率和时长。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个结论并不令人意外。当全家人坐在一起沟通,当父母与孩子交换想法并表现出对彼此的关心,孩子们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价值观、驱动力以及自尊感。
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即以讲课为主、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事倍功半的。
老师们发现,既然已经有了现成的视频课程,那么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进度来通过视频学习,所以他们决定不再给学生们讲课,而是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就是将家庭作业的一部分搬到了课堂上,而学生只需在家里完成学习的部分。
有些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在家里听课、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及时发现困难并纠正理解的错误,而老师也无须再对学生进行枯燥冗长的授课,反而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个学生上面。学得快的学生可以帮助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老师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感情,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颇为讽刺的是,看似阻碍了人们交流的网络技术却在此时为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增添了更多互动的可能,让教学变得更加人性化。
与在/教室里被动听课相比,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决定自己学什么,也能决定什么时候学。
在我看来,即使学生在家里不愿意完成作业,也比在课堂上被动听课强,因为学生与同学在课堂上的互动重要得多。
“翻转课堂”指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
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翻转课堂”不仅简单,还能显著调动课堂参与者的积极性,它实际上是对普鲁士人创造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的改善。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教育模式能将更多互动融入课堂,也能让学生自主控制听课的节奏,却没有解决按年龄分班、学习进度统一化的问题,也无法让考试的作用更多地向发现学生的漏洞而不是将学生定性的方面倾斜。
老师和学生的比例的确重要。显然,老师面对的学生越少,每名学生获得的关注也就越多。但与师生比例相比,师生间的交流的质量是不是更值得关注呢?
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时间并不需要投入更多金钱,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课堂教育模式。如果我们能够摒弃传统的传授式教育,那么每名学生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优秀的老师也会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方面多下工夫。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主要是讲课而不是与学生互动,那么学生是多是少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论班级是大是小,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听课、记笔记,而老师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规划、批阅试卷以及处理日常文书的工作上,那么老师很难对每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将老师从纷繁琐碎的带班教学中解放出来离不开科学技术,他们需要科学技术的帮助,以空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在很多标准化课堂上,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老师能够挤出10%或20%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就已经很好了。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数字变成90%,甚至100%,那么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时间就会变为原来的5倍或10倍——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