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来自韩国的江南大叔PSY,以一曲骑马舞红遍全球,不但登上排行榜亚军5周,至12月时,全球点击量达9.4亿人次,世界第一,包括麦当娜、贾斯汀·比伯、休·杰克曼等明星都竞相模仿,从大人到小孩,从欧美到亚洲,每个人都可以跳上一段骑马舞。
江南大叔其貌不扬、肚腩微凸,但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以独特逗趣的舞步,赢得了世人的注目。
2011年4月23日,北京星星国际影城附近出现一阵骚动,许多年轻粉丝排队挤着进场,他们都争着想看来自韩国的团体“少女时代”。第二次来中国访问的少女时代,再次掀起粉丝的热烈追捧,许多少男少女前一天就来排队,人龙一直排到了马路上,令附近交通严重受阻。
韩国以发展汽车工业的模式来发展音乐产业,出产艺人就像工厂制造汽车一样,从歌词、语言到外形,都有专人进行精密设计和精心打造,每位艺人在出道之前,平均都已训练2到8年。
少女时代来中国访问表演,主要是受到三星电子的邀请,举办三星歌迷见面会。作为三星产品在中国的代言人,少女时代无疑是韩流崛起的一个最具体的象征,当然也对三星的品牌价值带来更多的加分效果。
根据统计,由于韩剧、偶像团体等韩流文化的强势外销,也带动了大家对韩国3C电子产品的认同和消费。一般来说,韩流文化每创造一元的产值,大约可带来四倍的韩国3C电子产品的销售量。
文化创意的展现,是许多品牌背后支持的最大力量。崛起中的韩国流行文化,正是三星及LG等品牌发展的最大后盾。它让三星、LG的品牌如虎添翼,销售势如破竹,也让世人对韩国更加刮目相看。
日本与大陆在钓鱼岛事件后,大陆各地掀起了反日货风潮,此时韩国在大陆进行的营销和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希望能够大举接手日货在大陆的市占率。三星承诺将更多大型零配件及制造生产线移至大陆,例如2012年宣布在西安投资70亿美元建立快闪记忆体工厂。这些投资让政府比较愿意接受韩商,而这也是韩国产品在大陆持续受欢迎的关键原因。
韩流崛起,韩系3C电子产品当道,而韩国第一大企业三星电子接下来的布局与动向,更值得世人关注。
2012年6月,三星宣布新CEO人选,原CEO崔志成调任三星集团战略办公室主管,负责为三星集团寻找新事业的发展机会;至于新CEO权五铉,原来是三星电子设备解决方案部门副董事长,主要负责晶片和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业务。
三星此次更换CEO,令很多人相当意外,因为崔志成在三星的成绩单相当出色。从2009年接任后,一路把三星品牌带到全世界第一,不仅手机打败诺基亚,智能电视超越索尼,并且在许多半导体及面板等零部件方面也都遥遥领先竞争对手。很多人无法理解,三星为何要把赫赫战功的崔志成换下来,而换上原来负责三星电子零配件事业的权五铉,用意何在呢?
要预测三星接下来的发展策略,权五铉这位新CEO的任命,绝对是关键的一步棋。而要谈到权五铉未来将如何带领三星,首先应该把时间再往前推到2010年。三星当时已经完成了十年计划与目标设定,也就是2020年三星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早在2010年的1月,三星总裁李健熙就曾在内部会议上不断提醒大家:“我们现有的大部分产品,十年后都将消失。”李健熙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多年来推动三星不断进行变革,一个目标达成了,紧接着就是制订出更高远的目标。如今,这个蓝图已经非常明确,三星将从微利的消费性电子产业出发,走向更多角度化的布局。
2010年5月,三星集团宣布,要在2020年之前,投资23兆韩元(约合203亿美元),扩展五大新产业领域,其中包括太阳能电池、电动车电池、发光二极管(LED)的照明应用、生技制药及医疗器材。三星预估,五大新事业预计将创造约4.5万个工作机会,并且在2020年之前为集团企业带来年营收50兆韩元(约合441亿美元)。
当时,李健熙设定的目标是,到了2020年,三星将达到4000亿美元的营收,对照现在1400亿美元的营业额,还要再多出2600亿美元,这个有如天文数字般的目标,很明显是要在原本的手机、电视、电脑等3C电子产品中继续成长。例如三星已公布2013年手机出货目标是5.1亿支,其中3.9亿支是智能手机,1.2亿支是传统的功能性手机,这个惊人的销售目标,要将三星品牌的营业额再推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除了来自原本3C电子产品的业务外,三星势必要跨足到新的产业领域,从新事业布局中创造更多的营业额,而在三星宣布要跨足的新事业领域中,都已有强劲的竞争对手,从日本的夏普、日立、传统汽车巨头丰田、日产到欧美的宾士、通用(GE)、西门子、飞利浦、辉瑞、罗氏,以及中国大陆的尚德、保利协鑫等。
不过,依据三星的预估,五大新事业届时也只贡献不到500亿美元的营收,还要再新增至少2000亿美元的营收,才能达到4000亿美元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成长来源,恐怕是三星最初赖以起家的半导体及面板等零配件事业。
三星是依靠半导体及面板等零配件事业起家的,因此零配件占事业比重一向是最高的。不过,过去几年三星的品牌业务大幅增长,尤其是手机、电视等品牌销售额激增,占比增加许多,也让三星的零配件占营收比重大幅下滑,如今仅剩大约35%,这是未来三星要再加强的地方,也是任命权五铉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在半导体与面板这些三星已抢得龙头地位的产业中,若仔细观察,三星还有再进步的空间。例如,近年来三星不论在DRAM或是Flash等内存市场,都已成为全球最强大的龙头业者,但在逻辑IC的布局上就比较慢,未来一定会加强这个部分,并且会与目前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进行对决。从2010年至2012年间,三星在晶圆代工上的投资金额都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来看,其想要超越台积电的企图心昭然若揭。
此外,在面板部分,三星也已进行整合重组,将AMOLED与TFT部门合并,并且将三星领先对手至少三年的AMOLED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以差异化的策略抢占更多的市场。并且,三星在面板事业整合成功后,还调动原本服务于三星半导体事业的赵秀仁和朴东健,分別担任Samsung
Display的社长及副社长,理由是他们拥有半导体成功国际化的经验,知道如何将AMOLED事业也变成世界第一。
由于三星目前掌握了全球九成以上的AMOLED面板市占率,未来将把此面板从中小尺寸应用再推广到大型电视市场,2013年更将推出可以弯曲的面板Youm,预测这项划时代的技术,将对全球电子产业产生破坏性的革命力量。
此外,三星也很清楚自己的弱点。苹果通过App
Store建立了难以被取代的竞争障碍,目前三星落后苹果最多的就是以软件应用为主的生态体系(ecosystem)。因此,在权五铉上任后,也预示着接下来三星最重要的任务,将是布局过去最没有着墨的软体及应用领域。
在权五铉接手推动三星的成长后,原本应该功成身退的原CEO崔志成,其实也没有闲下来,而是转调至三星集团战略办公室主管。以崔志成在品牌上累积的多年业绩,他的任务将是为三星集团寻找更多新事业的发展机会。
此外,已升任三星副董事长的李健熙独子李在镕,未来将是三星集团的第三代接班人。而过去一直辅佐少主李在镕的崔志成,未来的重要任务就是让李在镕顺利接棒,并带领三星继续开创更大的新局面。
三星的强大,让全世界的信息产业发生了剧烈变化,首当其冲的便是同质性最高的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业者,尤其对半导体与面板等关键零配件厂商的冲击最大。此外,在品牌领域,三星的崛起更让欧美日等品牌都黯然失色,表现备受关注。
当然,当三星更强大以后,未来要面对的挑战也相当大。尤其是三星在发展过程中,韩国政府倾全国之力支持,三星也建立整个庞大的上中下游生态体系,而且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同业,让许多业者非常不满。因此,几乎在每个产业分项里,三星都已成为全世界所有企业的敌人,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反三星力量。
例如,原本是三星最大客户的美商苹果公司,已积极降低对三星的面板、内存及微处理器等的采购量,并且把原本给三星代工的微处理器订单转给台积电。此外,鸿海与日商夏普在面板十代线上的结盟、DRAM大厂美光(Micron)收购尔必达(Elpida)并与台湾的华亚科及南亚科合作等,这些包含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等三方大企业的连线,目的都是为了组成联合阵线,以防止三星继续坐大。
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曾在与Google董事长施密特的座谈时说,三星与LG等韩国品牌垄断产业链,但台湾地区产业界则在开放体系中贡献一己之力,“韩商是所有人的敌人,而台湾是所有人的朋友。”
确实,三星除了是品牌业者外,本身也是内存、面板、晶圆代工等关键零配件的供应商,满足苹果、索尼、诺基亚、惠普、戴尔、宏基、华硕及夏普等品牌业者的需求。由于三星与这些客户在终端品牌上都有竞争,难免有优先供应三星本身需求的情况出现,这也让许多品牌业者极力摆脱对三星零配件的依赖,因此才会有这么多“去三星化”的联手与结盟。
事实上,过去台湾信息产业也有过类似的困境,例如早期宏基一边替IBM等信息产业大厂代工电脑,一边推出自有品牌acer的电脑,但当acer品牌销售越来越好之后,IBM也开始要求宏基必须让品牌与代工分开,才不至于造成品牌与零配件代工之间的冲突。
因此,包括宏基与华硕后来都陆续分家。2000年宏基被拆成以发展品牌为主的宏基与以代工为主的纬创,华硕也在2008年被分割为品牌业者华硕与代工厂商和硕。至于台湾最强的智能手机品牌HTC,早期是以替国际大厂代工为主,但后来则放弃代工,全力朝向自有品牌发展。
三星采取类似苹果的封闭模式,从上游设备、材料到产品设计、专利及软件应用等都自给自足,三星甚至还比苹果多了在关键零配件方面的布局。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说,这种封闭体系也许有其好处,但是台积电采取的是开放体系,若把上游材料、设备加上周边的专利元件提供者(IP
Provider),以及下游的客户通通整合起来,台积电建立的是“开放式生态体系(ecosystem)”,这个生态体系中所有公司的研发经费加起来,比任何一家大厂都还要多,产生的力量也比任何一家公司要大得多。
不过,不管三星未来将面临何种挑战,最重要的还是,与三星在关键零配件上直接竞争的台湾地区产业,以及与三星在品牌上较劲的大陆企业,要用何种方式来应对来自三星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两岸之间应该进行哪些联盟与合作,团结起来共同抵御三星的攻城略地,恐怕才是未来最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两岸在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上一直是处于合作的态势,在个人电脑、手机、电视等领域,台湾与大陆都有着紧密的上下游关系。例如联想电脑一向委托台湾厂商代工,大陆手机业者则大部分都采用台湾联发科的晶片。至于大陆国产的电视机品牌,也有一半以上采用台湾的友达与奇美电为主要的面板供应商。
以近年在大陆快速崛起的小米手机为例,董事长雷军以发展小米手机的软件与应用等特色出发,至于在手机硬件部分,则坚持与一流的供应商及代工厂商合作,除了采用高通的手机晶片组、夏普面板及乐金(LG)的电池外,其余供应商几乎都来自台湾地区,包括提供触控面板的宸鸿(TPK)、相机模组的光宝,以及整机代工的英华达及富士康。
台湾地区早期在关键零配件及制造代工已累积了深厚的基础,而大陆企业在品牌及流通渠道方面也逐渐拥有优势,两岸各自具备不同的发展长处,而且相辅相成,拥有互补的效益,且少有利益上的冲突。未来两岸若能采取更深程度的结盟,必然可以快速提升两岸在高科技产业上的实力,打造出更多具备国际征战能力的华人品牌。
更进一步来说,两岸不仅应缔结更紧密的联盟关系,甚至未来不论是股权上的交互投资、共同研发,甚至制定标准、推动两岸共同市场等,都是值得大家努力的方向。近来两岸科技业似乎也有这样的共识,例如笔记本电脑产业中的联想与仁宝合资成立联宝、发光二极管(LED)产业中的三安入股灿圆等,都是两岸产业深度结盟的案例,也让两岸合作有了不错的开始。
近几年来,大陆在信息电子业快速发展,也尝试要建立自己的上下游供应链,从半导体到面板都有。
其实,大陆产业界应该选择的商业模式,与其像三星建立封闭的供应链体系,倒不如学习近十年来创造更大价值的美商苹果公司,因为,大陆高速成长的市场潜力,提供给大陆企业更多创造价值的机会,也就是说,大陆未来不需要再走台湾走过的路,可以借由台湾已经建立好的产业基础,直接走向创新之路,创造出更多类似小米手机的成功商业模式,这可能是两岸从苹果与三星崛起后对全球带来产业典范移转的冲击中,可以归纳出的具体结论。
无论如何,三星的崛起与成就令人惊讶,而其展现的强烈企图心与贯彻到底的执行力,都是相当值得学习的优点。只是,每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都不同,只有展现自己的特色,开创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才能真正地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本文为作者为《三星的逻辑:只有第一才能生存》简体版所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