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华尔街日报》留下了永久印记
2014-06-17   作者:杰夫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作者:(美)沃伦·菲利普斯著
出版:中信出版社
  在给沃伦·菲利普斯的自传《新闻风云——我与<华尔街日报>》写评论时,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名誉院长琼·康纳略显“惭愧”地表示:“在菲利普斯的参与和带领下,《华尔街日报》一度呈现出发展最为迅猛的盛世光景,从最初的地方性商业小报一跃成为全美发行量最大的国际性刊物。然而这般优秀之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竟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想想便令人尴尬顿生!”

  同样“耿耿于怀”的还有当事者本人,菲利普斯在书中多次提到向哥伦比亚大学申请但遭拒的经历。“在霍勒斯·曼男校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考试中,我发挥得并不理想,总共向15所大学发出了申请,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但最后却只收到了俄亥俄州奥伯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再次申请了自己曾渴望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汉密尔顿学院、明德学院等高校。我又遭到了全部拒绝。”“1946年,适值毕业之际,我向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递交申请,但遭到拒绝。(直到许多许多年以后,也就是1980年,我开始了长达13年的哥伦比亚大学理事生涯,并兼任新闻学院琼·康纳院长顾问委员会委员。彼时我还开玩笑说,这是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唯一的方法呢。)”

  就一个对新闻业有着无比热情的好苗子来说,求学竟然不尽如人意,而求职遭遇更让他心寒。菲利普斯曾向包括《纽约时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太阳报》、《世界电讯报》、《纽约邮报》、《每日镜报》、《纽约每日新闻》、《布鲁克林鹰报》、《长岛星报》等报纸投去简历,但均遭遇了失败,有时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得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纽约时报》和《纽约先驱论坛报》,其余都是一些小报社,菲利普斯愿意“屈就”,也仅仅是因为有人提醒他说,好的报纸已聘用了许多退伍军人,早就人满为患,还不如到纽约之外的一些小媒体去试试运气。至于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算心灰意冷,也算是走投无路,菲利普斯选择了《华尔街日报》。那是1947年,《华尔街日报》还根本无法与今时今日在国际报业的地位相比,当时,它仅是一家发行量10万份、毫不起眼的金融小报。菲利普斯自己都说了,他纯粹是去最后一搏的,行就行,不行就算。然而,就在那里,菲利普斯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而整本书的精彩故事也才刚刚上演。

  当然,你可以把这个出身布鲁克林的早熟男孩,如何渐渐成长为记者、编辑、主编、发行人、(道琼斯)公司高管的故事,当作又一个励志故事来看。你也可以把它视为一部公司史。因为它讲述了《华尔街日报》怎样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享誉全球的权威财经媒体的经历。要知道,就在菲利普斯任职期间,在他的参与和带领下,《华尔街日报》多次荣获包括美国新闻业最高奖“普利策奖”在内的各种殊荣,也正是在菲利普斯的推动下,《华尔街日报》确立了其标志性的报道风格,相继推出了亚洲和欧洲版本,与数字化结合推出网络版和新闻资讯终端。

  然而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华尔街日报》的叙事能力与风格。《财富》杂志的创办时,一改以往财经媒体面无表情的报道口吻和堆积大量数据术语的陈旧面孔,而以更能打动人的商业故事、富有意味的创富传奇确立了今时今日商业杂志的地位。到了《华尔街日报》,伴随着早期领导人巴尼·基尔戈的创新尝试,则确立了财经新闻新基准,也由此一举革新了《华尔街日报》。

  据沃伦·菲利普斯的记述,巴尼·基尔戈的新闻创新理念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新闻并不仅限于昨日之事,实时进展及趋势也要报道;第二,财经新闻需从国家层面而非地方层面报道,因为缅因州波特兰市影响到本地商人活动的一切经济、政治、劳工、税收等因素,对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商人来说也同等重要;第三,财经新闻并非就枯燥乏味,戏剧性的故事和相关人物的生活都可撰稿成文,此类新闻的播报应当尽量生动,避免使用过多术语行话。巴尼经常这样着力强调财经新闻也该尽量生动的主张:“记住,去银行存钱的人永远比银行家多,吃汉堡的人永远比肉类加工厂老板多。”巴尼还首创了两种社论写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作为范本出现在《华尔街日报》头版左右两侧的专栏报道中。按照巴尼的规范,一篇灵活生动的头版新闻,应使用引语和说明性事例以支持、论证文章主题,并成功引起读者兴趣。同时,新闻报道应避免概而论之,要尽量阐述详细事实、传达具体情感,从而准确无误地转述各种细节与事件氛围。

  在今天看来,虽然这些理念早已不再新鲜,很多财经商业报刊也纷纷打出了“财经也轻松”的口号,但这在20世纪的中期无疑是突破性的、引领性的,它被许多家报社争相效仿、广泛采用。在一轮又一轮同行的学习借鉴中,《华尔街日报》的权威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要论《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手法,在威廉·E·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中,对巴尼·基尔戈的新闻思想有更深入、更富学理的讲解。

  沃伦·菲利普斯当然无需去看布隆代尔的书,他多年耳闻目染,并逐渐认同这样的新闻价值观。如他所说,他年纪轻轻就能在《华尔街日报》站稳脚跟平步青云,很大原因是他颇有潜力,具备良好的新闻判断力,能准确把握新闻的趣味性,直陈读者真正关心的事实,编写和报道十分符合巴尼所倡导的基准。换句话说,他天生就是块做新闻的料,天生是吃传媒这碗饭的——这跟后天努不努力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这本自传从菲利普斯的童年讲起,一直讲到默多克收购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后的21世纪的前十年,时间跨度近八十载。这种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讲述无愧于该书的标题——“新闻风云”。在后记中,菲利普斯用些许笔墨谈到了他对默多克时期的《华尔街日报》的看法,言语中明显给予了褒奖。倘若对比“全程记录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商业大战内幕”与萨拉·埃利森的《华尔街日报之战》,同为《华尔街日报》人,菲利普斯对两者立场和态度的差异是很值得玩味的。但不管怎么样,曾为《华尔街日报》贡献过一己之力的菲利普斯对其效力过的老东家既乐观又担忧。毕竟,数字时代的冲击让传统纸媒盛景不再,而驰骋报业半个多世纪的默多克垂垂老矣,也不清楚尚能饭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华尔街日报:美联储今年可开始缩减购债计划 2013-08-13
· 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经济愈发脆弱 2013-03-14
· “最坏入侵者”如何鲸吞《华尔街日报》 2012-04-27
· 《华尔街日报之战》的幕后较量 2012-02-17
· [双语阅读]《华尔街日报》发行交易遭调查 2011-10-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