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互联网金融手册》,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微信红包是传统红包、移动通信、社交网络与支付相结合的产物,是互联网金融在社交中的应用。
微信红包分为拼手气群发红包和普通红包两种,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填写红包信息(金额、祝福语等)→微信支付→发送好友(群)。收发红包过程的背后则是财付通的充值功能、银行卡的提现功能和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的整合。
一个典型的微信抢发红包的步骤如下:首先,建立一个微信群多数情况下微信群已经存在,但有时为了把红包发放给指定的人群(如近亲属),也可能会重新建立一个群。(这相当于“定向增发”);其次,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充入发红包的金额(比如2
000元);最后,随时发送红包(也可以事先告诉群成员发送红包的时间)。红包一经发出,成员就可以在群里争抢,并可以在群里晒出各自抢到的金额,互相比拼“人品”和“运气”(因为有红包个数和红包总金额的限制,并且每个红包的金额也是由系统随机生成的)。
来自腾讯方面的数据显示,2014年,仅除夕到大年初一下午4点,参与抢红包的用户就超过500万,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
000万个,平均每分钟有超过9 000个红包被领取。微信红包之所以受到用户追捧,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微信红包具有社交网络的属性,贴近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这是微信红包走红的主要原因。
二是拼手气群发红包的实质是抢红包,“抢”字意味着竞争,竞争机制的引入增加了人气,同时也增加了“年味”。
三是微信发红包符合中国传统的发红包习俗,而讨红包则不符合中国人爱面子的心理,这也是支付宝的“新年讨喜”不及微信红包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四是微信红包摆脱了物理位置的限制,虽然相隔千里,同样可以感受到“天涯若比邻”的欢乐。
五是微信红包体现了互联网精神,即共享、平等、普惠、民主等,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是名利场,有的只是亲情、友情和同学情。如各行各业的精英、企业家们,在抢发红包的过程中也都表现出孩子气的一面。
通过微信红包活动,腾讯公司的潜在收益如下:
微信红包活动使微信支付功能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大部分参与“抢红包”的用户都将微信账户与银行账户进行了绑定;
部分领到微信红包的用户不提现,使得红包成为腾讯的沉淀资金,腾讯可以通过沉淀资金来获益;
用户在领到微信红包后不提现,使得微信支付账户变成了一个类似“支付宝余额”的账户,倒逼腾讯植入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话费充值、销售金融产品等。
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十二】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规范方向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十一】互联网信贷与民间信贷有何异同?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十】众筹有风险,该如何去管?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九】你知道“阿里小贷”吗?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八】比特币是“狼”来了?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七】如何看待余额宝?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五】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有何影响?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四】互联网金融有“谱”吗?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三】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独特背景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优势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十二问之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