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米公司估值100亿,短短三年就跻身国内互联网公司前列,而在小米之前的BAT公司,花费了十多年才有今天的地位。
2013年,寂静了几年的国内互联网市场被一笔近19亿的交易搅动了一池秋水,史上最贵的收购案在一片惊叹声中落下帷幕。
2013年,上线不过5个月的余额宝规模突破1000亿,比起大型银行,网民显示出无限的能量,比起动辄5万起步的基金,余额宝的收益实在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2013年,国际互联网市场上大小企业都在风起云涌,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诺基亚被微软买下,一批传统“巨型”公司被互联网公司收入囊中。
互联网变化之快,已经让人应接不暇,在互联网市场上有成有败,成者为何?败者又为何?BAT为何屹立不倒?小米为何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神话?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浪潮下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摸清楚真正的脉搏,才能引以为鉴。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互联网思维,冲向互联网浪潮之巅,产品、营销、运营都离不开这一套思维。
有没有因为这样的问题而苦闷: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逐渐走入了死胡同,进度缓慢,再难上一个台阶?这是因为我们在产品的改变上逐渐失去了行业的把控,找回当初的产品感觉,深度解读用户,需要互联网思维。
有没有无奈地发现:无论多么卖力的广告和大量的活动策划,每一次的结果依然让人失望?互联网市场中,坚持不一定就会胜利,而是需要掌握用户的兴奋点,并且把控用户的MOT。在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互联网思维。
有没有常常感慨:同行的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远远高于自己?互联网上人人都在刷存在感,连产品也不例外?但是怎么刷,产品才会一直存在?
有没有恍然大悟:随着用户量的增加,维护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户都开始自称为“粉”了?小米的用户是“米粉”,华为的用户是“花粉”。产品需要“粉丝”,但是“粉丝”从何而来?前100个用户的秘密,我们读懂了吗?
互联网,是“屌丝”的互联网,服务好“屌丝”才有互联网的基础;互联网,也是“粉丝”的互联网,没有“粉丝”的产品不能称之为好产品;互联网,同时还是产品经理的互联网,因为用户随时都在考虑是否要换个产品。
2013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以海尔空调和小米手机为例,展示了信息交互、知识分享的互联网新思维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改变,掀起全民学习“互联网思维”的浪潮。
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所有的行业都在不停地前进中。不管是哪个行业,在新时代想要与同行业竞争,都离不开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互联网思维不仅仅影响当下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更需要学习它。
本书以雷军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为精髓,结合马化腾在腾讯15周年“WE大会”上发表的“马七条”讲话精神,系统化地提炼出互联网12大核心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
热议互联网思维的背后,是新一轮颠覆的开始,在这一刻,如果止步不前,就将在下一刻被永远地丢在身后。互联网思维不是神话,而是一套指导思想,映射在每一个环节中,同时也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互联网思维革命已经开始,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