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8月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精装版面世后,少年儿童出版社昨天又发布了2014年的三个系列新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彩色图文本的平装本。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的老作者之一,作家叶永烈在发布会上,与读者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故事。
1959年,十九岁的叶永烈还是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年级的学生,暑假里留在学校创作了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立即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曹燕芳编辑发现,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之后,在《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开始组稿,叶永烈接到了一个“为什么”清单:“我试着写了5个寄去,她(曹燕芳)一面热情肯定,一面指出不足,然后要我继续写下去。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有20岁,出书时我只有21岁。”
叶永烈参与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历次改版,成为了唯一参与了自第一版至第六版每一版本写作的作者,他对于此书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他认为尽管效颦之作众多,但是“正宗”的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仍一枝独秀。“它对于社会而言,是一部与时俱进的科普巨作,对于我而言,它已深深烙进了我的生命。”叶永烈说。
曾凡一是这次《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生命分卷的副主编,她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之一。曾凡一说:“科学家所做的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到人,而科普就是建立普通人与科学联系的桥梁,尤其是青少年与科学的联系。”
复旦大学邱维元教授是这版的数学分册副主编,在他办公室的一面大黑板上,他向编辑讲解自己关于非欧几何、黎曼猜想、极限问题的想法,绘制各种示意图。他坦言,编纂的压力是自始至终存在的,难度也是最初没有想到的。仅仅是与编辑沟通选题就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修改斟酌才确定下来。稿件约出后,同样经过了与作者反复沟通,多次毙稿的过程。
“第六版的一些主编和撰稿者,提起他们小时候因为‘十万’的影响,才走上科学的道路。”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周晴说,“第六版的编辑出版工作前后花了五年,我们用两年做前期调研和策划,再用三年做后期的编撰、加工和打磨工作,特别需要毅力。”
根据当下读者的需求,新版还拆分出“基础卷”(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专题卷”(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和电子与信息等领域)和“热点卷”(国家战略和未来科技发展前沿的探索),每套6本。本报记者
陈梦溪
延伸阅读
青少年科学宝典50年发行了1亿册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儿社于1961年出版的一套科普图书。《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评价它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科普读物,是共和国科学明天的一块基石。50多年来,伴随在几代读者的身边,她的累计发行量超过了1亿册,其影响力从没间断过。
这次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邀请到韩启德院士担任总主编、21位两院院士担任主编、768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加编写,20余人组成的强大编辑队伍,确保了这套书的科学性、前沿性、权威性和可读性。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历经5年更新和编撰,一套集18卷,600余万字,7000余幅图片,收入4500个代表科技发展前沿和青少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内容与品质和先前出版的精装本完全一致,但封面的装帧样式做了改变,书的分量更轻,定价680元每套,比精装版少了300元。
昨天同时发布的还有定价25元的《十万个为什么》经典校园版,由人体探秘、生物探索、科技探险和生活探究四个分册组成。精选了最贴近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问题,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兴趣和不同消费水平的读者的需求。形成有趣、好读的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