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近代是最为著名的全球贸易货物。17-19世纪,从欧洲内陆到英国,再到地处新大陆的美国,都沉醉于原产中国的茶叶,并因此加大了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刺激了加勒比等地区蔗糖种植。
美国独立前,按照英国的法律政策,进入殖民地的中国货物都需要经手独揽英帝国远东贸易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垄断导致腐化,垄断催生不思进取和质次价高,这句话用来形容英属东印度公司再合适不过了。殖民地冒险者对抗垄断特权的做法就是走私,对应的,英国方面强化了对殖民地的管控,增加征税。接下来,就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产自中国的茶叶,在美国独立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
独立战争后立国的美国,迅速派出商船前往中国,寻求商贸联系。美国商人希望从中国购得高品质的茶叶、陶瓷等货物,为了凑足交易资金,美国商船带上了受到中国南方商绅群体欢迎的西洋参等货物。再后来,清代中国人的消费需求甚至引起了当时一些岛国及美国边疆地区的生态灾难——为了采集能够在中国广州销售出去的檀香木、海豹皮等货物,美国商人到处采购,引发了显著的物种破坏和社会冲突。彼时的中国仅仅开放广州一处,对国外货物的需求总体并不大,这个相对不大的需求也能促成如此惊人的社会和经济反响,足以证明贸易的力量。
美国学者埃里克·杰·多林《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一书回顾了中美贸易、中美关系的第一个百年,引述和评析了那段进程和细节而今已很少为人知的历史。
1784年8月23日,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驶入珠江口,结束了长达六个月的单向行程,一周后前往广州。很快,美国商人在广州建起了美国商馆。自此至鸦片战争期间,包括美国商人在内,通过广州与中国发生贸易联系的欧美国家的商人,都曾在贸易口岸与中国居民、清朝官方发生治安冲突和贸易争端。按照《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书中的描述,采用自由贸易体制的美国商人的竞争力要比英国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更强,前者同样在伦敦等地采购货物,却能在中国广州卖出更低的价格,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方的利益。更让英国方面感到不满的是,美国商人更为服从中国广州行商和地方官员的管理协调,在有关治安冲突后也颇能积极配合中方调查。
上述微妙差异事实上演化为了后来英美两国不少学者对近代中外贸易、鸦片战争的解读。包括这本书的作者在内,一些美国学者坦承鸦片战争就是英国主导,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群体参与向中国倾销鸦片激化爆发的战争。而英国历史学家往往热衷于谈论清朝中国对外国人的不尊重、歧视,有意联系到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拒绝向乾隆皇帝叩头一事,强调鸦片战争更是为了捍卫文明国家的尊严。两种解读的出发点和潜在用意大不相同,但一个显著的事实却是,不借助坚船利炮保护下的鸦片贸易,在自由竞争环境下,近代英国不仅竞争不过新生的、技术水平落后得多的美国,而且也无法从中英贸易中占据主动。
对华贸易的顺利开局,使新生美国朝野各界欣喜若狂。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分散了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注意力,很多时候还造成了贸易封锁的结果。借助此机遇,美国商界迅速填补了这方面的贸易空白,在贸易需求的推动下,也就出现了前述的生态破坏现象。
《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一书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分析指出,鸦片贸易、鸦片战争对于中外贸易的破坏性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鸦片毒害了清朝中国等国家国民的肌体和精神,其贸易更是瓦解了中国至少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并挤占了原先可以采购合法商品的购买力。书作者也引述了19世纪多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观点,强调指出鸦片贸易极大的损害了西方文明、欧美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品等名词留给中国人的印象,也使得宗教和文化传播变得难上加难。
这本书并没有回避中美贸易、中美关系初期最为黑色的一幕:贩卖华工。清朝中国官方禁止出洋,当时自行出洋经商的中国人(以广东人、客家人为主)也很少选择到美国一些边疆地区做苦工。面对缺工难题,当时的美国商人通过虚假宣传甚至设局诱使中国劳工欠下巨额赌债,贩卖了大批中国劳工到美国本土及拉美地区做苦力。当时的美国媒体对这种卑劣的变相贩奴做法给予了严厉谴责,在美国公众推动下,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和船只从事苦力贸易,美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禁止这项贸易的西方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相比其他西方国家,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美贸易初期的整体表现,确实更显相对的文明性。
颇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也记述了对华贸易初期,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仅仅停留于进口商品,“中国瓷器、绘画、丝绸、扇子、装饰家具,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理想化的一面,包括瀑布、密林、青山、壮观的建筑,日常生活的人物(贫困的农民被刻意排除)”。这些文化标签传递给美国人的是静态印象,尽管被列为正面印象,并没有真正使美国人对中国产生好感。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清朝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弊端(人的、动态化的弊端)呈现在美国人面前。两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扭曲的印象组合。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多美国人按照上述印象组合看中国、理解中国问题,而中国的对外宣传也常常重复描绘那些本已通过商品等渠道传递过的静态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