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Twitter》:创始人孤单地在一起
2014-02-24   作者:杨吉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书的开篇,埃文·威廉姆斯就被描写成一把抓住办公室角落里的黑色纸篓,不停地颤抖,手心直冒冷汗。此时的他,还是Twitter的CEO,不过很快就不是了,他遭到了创业伙伴和投资者的无情背叛。尽管他心有不甘,但大势已去、为时已晚,作为这家公司的领导者,他的最后一个动作居然是对着垃圾桶呕吐。

    与此同时,在公司的某个拐角处,另一位Twitter的创始人比兹·斯通,刚刚敲完了电子邮件的最后一个字。邮件要告诉公司员工们,接下来会有一个重大消息发布。虽然具体内容尚不清楚,然而公司上下或多或少听闻了有关公司高层更换的风声。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迪克?科斯托罗就是即将要接替埃文·威廉姆斯出任Twitter新CEO的人选,他是知名的即兴喜剧演员,也马上是Twitter这家只有四年历史的公司的第三任CEO。对于外界而言,科斯托罗是威廉姆斯“邀请”来的,但其中的奥妙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就像科斯托罗内心十分清楚,他当务之急就是想呼唤杰克?多西回来,而后者除了是Twitter曾经的联合创始人外,还是2008年在一场相似的权力斗争中被埃文?威廉姆斯赶走的牺牲品。

    此时的杰克·多西,正在他刚创办不久的一家手机支付公司里焦急地等待捷报,可惜计划不如变化。他是成功地“策反”了埃文·威廉姆斯的权位,但他却因为威廉姆斯的阻挠,其回归曾一心一意参与创建的Twitter的计划一再推迟……

    此刻,时间2010年10月4日,上午。在世界历史发展上,再平常不过。然而,对于一家年轻的、在不久的三年后成功上市,成为互联网巨头的科技新贵来说,这必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的开始。忘掉那些“车库”或“寝室”创业的桥段吧,也不妨将志同道合、情比金坚的温情暂时搁置一边。如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组织的地方就有政治,那么,在Twitter这家公司身上,你将彻底地看到,在利益分配、观念冲突、权力得失面前,曾经的战友、好伙伴是如何上演一个关于金钱、权力、友谊和背叛的故事。的确,它具有好莱坞商战电影的情节,但它并非虚构,纯属写实。

    这也正是身为作者的尼克·比尔顿反复强调的:还原一个真实的Twitter。在《孵化Twitter》一书中,他旨在追溯该公司的发家史——从一个看似简单、没有人真正知道它有什么用、今后如何走向的创意,发展到一种让各界名流和革命者都使用上瘾的移动互联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成功了,缔造了一个新的硅谷帝国,而这时,从来不会缺资本市场的锦上添花。就在2013年11月7日,Twitter在纽交所上市。上市当日,发行价为每股26美元的Twitter股票以45.10美元的高价开盘,并最终报收44.94美元,较发行价大涨了72.84%,公司市值高达245亿美元。相比较两年前Facebook上市当天险些破发的窘境,Twitter的表现堪称完美,至于它的未来则更加有想象空间。

    于是从很多方面看,尼克·比尔顿的《孵化Twitter》都生逢其时、赚足了眼球。第一,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有关Twitter企业传记的空白,虽然它未经官方的正式授权,但Twitter现任和前任董事会成员及公司所有创始人集体同意接受超过65个小时的采访以及大量文献资料的佐证,确保了整本书不会只是作者个人主观臆想的产物,其客观性、准确性还是值得信赖的。第二,既然在Twitter的发家史中,几个创始人之间分分合合、不乏背后捅刀子的恩怨,梁子是如何结下的?那么,这种内部不团结,又是如何转危为安让公司渡过难关的?还有,埃文?威廉姆斯和杰克·多西已经闹翻了,至今除了威廉姆斯还持有公司少量股份外,创始人们都不再从事日常工作,可这种古怪少见的治理模式为何有效?第三,归根到底,Twitter始终创造了一段硅谷的传奇,它势必会成为后来无数互联网创业者学习、借鉴的榜样,我们关心的是,这家公司在资深的数字商业观察者、《纽约时报》科技版专栏作家尼克?比尔顿眼里,又作何评价。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当《孵化Twitter》在国内同步发行时,副标题被改成了“从蛮荒到IPO的狂野旅程”——对比原版的“金钱、权力、友谊和背叛的故事”,没了现实露骨,多了励志意义。倘若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风云人物(企业)为标准,这本书和差不多同一时期出版的布拉德?斯通的《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注定会成为年度话题之作。

    不过话说回来,其中的话题也包括作者尼克?比尔顿本人明显的立场倾向。就像前几年两本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的传记,一个版本来自本·梅兹里奇的《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诞生史,一个关于性、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另一个出自大卫·柯克帕特里克之手的《Facebook效应》。而当时人们看的电影《社交网络》正是改编自本·梅兹里奇的作品,影评将扎克伯格塑造为一个孤僻的、野心勃勃的“电脑奇才”,会为了公司而选择背叛朋友。《孵化Twitter》走的是接近《意外的亿万富翁》的路子,不难发现,就连副标题似曾相识。即使有区别,尼克·比尔顿也是把重点放在埃文·威廉姆斯身上,着力在肯定他、同情他,而不是第一任CEO的杰克?多西——尽管人们并不否认Twitter出自多西的创意,但比尔顿认为他没太多功劳,因为Twitter已经发展到一种谈论“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的信息媒介,而不是多西起初设想的状态更新器。

    这也正是本书最为人们诟病的地方。比尔顿“偏袒”威廉姆斯太多了,他把威廉姆斯描绘成受人尊敬、大家都愿意与他共事的老板,将他对Twitter的远见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告诉读者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Twitter。即便当威廉姆斯打算解雇某人时,他也一定是为了Twitter着想而做出的“英明”选择。相比较而言,多西则逊色太多,甚至可以被看成是比尔顿对多西的“诽谤”。在比尔顿的笔下,多西多半只会发一些“我早餐吃什么”等推文的俗人,曾在自己制作的电子表格上出错,同时,为了攀爬权力高峰不顾牺牲友情,最终只能落得孤家寡人地活着,其在旧金山的家被描述为“空荡的玻璃做的‘天空之城’”。比尔顿还嘲讽多西在被踢出公司后,试图标榜为又一个斯蒂夫?乔布斯——后者曾被董事会赶出公司,后来扬眉吐气地回归。

    但就此认定尼克·比尔顿落入俗套、有失公允,则有点过于严苛。作者自然可以有他的立场,况且,比尔顿最“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有几百小时的采访记录、参阅了上千份文件(包括员工电子邮件、董事会PPT、投资文档、合同、员工日历、合伙文件等),还通过使用几十万份照片、视频和微博作为主要素材,来尽力避免当事人因为“记忆缺陷”或“有意隐瞒”所造成的彼此矛盾的说法和事件失实。

    书的最后,比尔顿用完全电影画面感的语言来想象一位名叫哈德菲尔德的宇航员,用Twitter跟地球上的人们互动问答,“虽然人们触摸不到他,但是人们能够与他交谈,可以让他觉得不那么孤单”——这似乎表明比尔顿已不满足于写一本书,且有意在打造一个电影剧本。如果这是真的,在《乔布斯》、《社交网络》之后,人们又多了一份期待。

    抛开电影名不说,至少这部电影颇合时宜地讲述了一个必定广为传颂的精彩故事,而主题除了“蓝色小鸟如何一飞冲天”还有就是从威廉姆斯到多西到斯通,“创始人为何孤单地在一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广东高州“爱心爸爸”十年千万元名捐助550名贫困生读书 2014-02-11
· 作家不读书之风日盛 最应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了 2013-12-04
· 《链接》:一本复杂网络的科普必读书 2013-10-25
·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读书 2013-10-18
· “读书无用论”是功利者们的座右铭 2013-09-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