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科学认识新型城镇化
2014-01-23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新四化”的建设任务,其中将新型城镇化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希望通过“新四化”同步打造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当前外界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看法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只有科学、全面、正确地解读“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四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起步”和“波折”两大阶段,到1978年城镇化率只有17.98%,年均只增长了0.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突飞猛进,34年间城镇化率提高了34.7%,年均增长1%左右,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5亿多人大规模进城的壮举。这次社会平稳的城镇化进程,直接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突出的。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出现了2.6亿农民工,造成了伪城镇化,这些农民工尽管在城市工作但并没有分享到户籍人口具有的公共服务,造成了不公平;二是中国城市的管理、运作、规划水平较低,发展模式粗放,出现了空气质量差、交通状况差、资源消耗极高等现象;三是中国城市的土地城镇化率远高过人口城镇化率,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空城”、“鬼城”现象频出;四是东中西区域的城市发展差距拉大,三大城市群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在众多方面差距越拉越大;五是城市发展的行政级别导向明显,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普遍比行政级别低的城市发展好,这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导向。

  当前,面对之前城镇化出现的这些情况必须对症下药予以破解。首先要对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价值进一步予以确认、认识。要看到城镇化对于扩大中国经济内需的重大意义,也要看到城镇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的积极作用,更要认识到城镇化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价值,最后要看到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加深分工和交换,挖掘出更多的经济空间。农民变成市民,一方面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高3倍以上,另一方面收入也会增长3倍以上,因此既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扩大中国经济的内需,也可以通过提高全民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增加供给。城镇化是结果,也是产业发展的平台。应该说城镇化靠产业尤其是现阶段中国最重要的工业支撑才能够发展,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必定是危险和不可持续的。但如果单纯靠产业尤其是工业,城镇化发展也将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供应侧,一个是需求侧,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城镇化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通过制度改革释放出城镇化的内需必定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关键一点是,城镇化能够使服务业、新兴产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要认识到这轮新型城镇化立足于质量为主,速度为辅,通过树立新思维、新观点、新路径来推行城镇化。这种“新”主要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未来的路径将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三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支撑;四是以制度改革为保障。要按照以人为本、环保生态、集约紧凑、四化同步的原则来推行新型城镇化。

  第一,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主要体现在要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目前中国有2.6亿农民工,未来随着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农民工人数将为6亿左右。让这么大一个基数的群体短时间处于不公平的二元结构中,或许可以给经济带来活力,但长期的不公平,一定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新型城镇化首先的要义其实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并非是一个经济问题。

  但政治问题也需要通过经济来部分解决。要想实现全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务之急是资金的筹集。全国不同区域一个农民变成一个市民的成本不一样,但从全国摸底来看,10万元是一个最低的成本开支,这就意味着实现全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将需要百万亿级别的资金投入。面对这个巨量资金不需要过于紧张,只要将账算清楚,压力就会小很多。其一,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因为城镇化不能一步到位,未来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将是一个20~30年的过程,这样投入的资金分解到每年就大幅减少了。其二,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除了政府掏钱以外,企业、个人也要掏钱,三方承担会减少政府的一些压力。其三,中国有大量的央企、国企,可以将其股份化或者通过改革分红机制来充实社保基金。陕西就通过延长大型省属国企的资金来建设保障房。当然也可以从现在财政收入每年高达10多万亿元的国有的土地、矿产和外汇储备等中多挤出一部分。其四,可以通过制度改革来筹集资金。这主要是对农民的土地进行制度创新,当前浙江搞的宅基地换社保就是积极的尝试。其五,通过金融工具融入一些资金。城镇化过程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惠及多代人,所以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如开发性金融方式等筹集资金。

  第二,以城市群做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源于对规律的遵从。尽管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采取了非常严厉的人口限制政策,但在20002010年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了47%,上海的常住人口增长了39%,广州的常住人口增长了27%。北京2012年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达到了2069万,远大于规划中要实现的人口规模。出现这种局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特大城市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中小城市拥有明显的优势。“人往高处走”的基本规律推动人口向特大城市集中,如果这些大城市的管理水平、技术跟不上,大城市病就很容易产生。为了克服这个两难的问题,城市群这种主体形态就成为了首选。未来中国在当前三大城市群基础上,再发展几个有潜力的城市群,这个“3+N”数量的城市群将成为主要人口聚集的区域。这些城市群会更多采用轨道交通的方式,从而形成相对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群的布局。最终,城市群将容纳中国50%以上的人口,GDP将占全国GDP的80%以上。

  第三,立足于全方面地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承载能力首先必须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最终可能使得农民变不成市民,反而变成流民,甚至变成暴民。有些拉美国家城镇化率高达90%,但因为没有产业支撑最终出现了大量贫民窟。这种城镇化不是新型城镇化所需要的城镇化。目前来看,通过大力简政放权来激发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是关键所在,也是新型城镇化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的原因所在。其次,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资,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后的承载力硬件要求。同时要大量运用低碳城市技术、智慧城市技术等让未来城市交通更便捷,更节能。当然也必须提高城市的管理、规划、运行能力,通过提高软实力来提高城市承载力。此外,要提高城市承载力的水、电、油等资源支撑的可持续性,要根据这些资源条件合理设定城市的承载极限。还有,必须对未来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从而使城市能够根据新技术对人口迁徙的影响力合理调整承载力和承载空间。这轮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单一的经济话题,也不是“投资大跃进”和“房地产化”,但因为产业、基础设施、资源、新技术等方面会带来相应的投资需求,所以城镇化对中国经济有保底作用。

  第四,一定要有整体的制度改革来作新型城镇化的保障。这轮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要想将潜力最终变成内需,结合改革才能获得最大的红利。新型城镇化是改革的总抓手,城镇化的制度改革牵涉到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级别的改革、统计信息制度改革等方方面面。这些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这些改革既对城镇化有推动作用,也对中国整体改革有决定意义。所以只有更有力度的改革才能使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得到保障。

  总之,这轮新型城镇化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问题。新型城镇化既是一个扩大内需的需求问题,也是一个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经济增长的供给问题。新型城镇化不走投资依赖的老路,但依旧对投资有保底作用,更有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如果落实得好,必定会非常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作家不读书之风日盛 最应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了 2013-12-04
· 《链接》:一本复杂网络的科普必读书 2013-10-25
·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读书 2013-10-18
· “读书无用论”是功利者们的座右铭 2013-09-03
· 书店倒闭并非因不读书 消费习惯改变成主因 2013-07-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