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2014-01-22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作  者:(美)彼得 著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有前景但也最有危险的地区。”这句话写于1994年德鲁克致中内功的信里。在20年前的经济盛世,德鲁克就能看到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所蕴含的危险,无疑高瞻远瞩,极具远见。时至今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危险已经得到验证。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和“日本商业圣手”中内功的对话录。他们的对话涉及当时经济世界出现的变化,明确指出了自由市场和自由企业(尤其是中日两国)所面临的挑战。
  这些经济变化对单个国家及经济意味着什么?
  这些变化对相关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这些变化对社会、对个别企业、对职业人士及企业高管意味着什么?
  这些就是德鲁克和中内功探讨的问题,他们用精彩的洞见,分析了亚洲未来的经济角色。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分为两部分(“挑战的时代”和“重塑的时代”),来自彼得德鲁克与中内功就多个国际主题进行的对话。第一部分着眼于经济、社会和商业方面的重大发展。第二部分关注的是过渡时期我们面临的具体挑战:从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更新。这两部分都体现了德鲁克和中内功先生的一个共同信念: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实践告诉我们怎样去做。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获得更深刻的了解,也使自身行动、知识、提高、成长和业务绩效的改善得到有效的指点。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小传
   (19092005)
   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09年彼得德鲁克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37年与他的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最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
   他曾连续20年每月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文章,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38篇文章,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本著作,以30余种文字出版,总销售量超过600万册。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经典。
   他曾7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日,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2004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克莱蒙特的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
  
  中内功
  (Isao Nakauchi)
  被称作“日本商业圣手”,曾任日本一家顶尖零售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41年,他从神户商业大学毕业后进入父亲的制药公司。他曾担任多个公共职位,如日本连锁店协会主席、日本经济组织联合会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因为对整个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获得过诸多荣誉奖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有关营销,德鲁克说对了什么? 2014-01-16
· 评《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2013-02-20
· 《在星巴克遇见德鲁克》 2013-01-30
· 评《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2012-11-20
· 《每日遇见德鲁克》 2012-06-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