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近现代城市棚户区的成因
2013-10-25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字号

  远古时期人类居住棚屋是因为生产力低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棚屋基本上不再用来住人,多用来蓄养牲口、放柴草、堆杂物,或者夏天住在瓜地果园里看瓜护园用。棚、庵偶尔用于居住,必定是在非常时期、时常困难条件之下的临时住所。现在,即便是在贫困的农村,也很少有大规模的棚户区,一是因为农村聚居规模一般不会很大,少则几户,多则数百户而已;二是因为农村建筑成本很低,土地不缺,建材可以就地取材,足以建造具有正常功能的房屋。反倒是在城市,出现了棚户区。棚户区就是集中成片的棚屋。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大大提高的今天,为什么仍然有人居住在这样条件简陋的建筑里?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什么样的条件下棚屋会集中连片呢?一种是由于大规模的临时居住需求造成的,如古代的禹墟棚屋区、黄泛区棚屋区和近现代的很多工矿棚户区。第二种是由于贫困常住人口聚集而成的。这种只有在近现代,大规模城镇化、工业化条件下导致产业工人集聚,才可能在城市或其周边出现。

  据现有资料,我国最早的城市棚户区形成于上海。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近代化和城市化的城市之一,棚户区也是最早出现的。在古代,我国城镇体系与西方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我国城镇体系分为城和镇两种主要形态。城基本上是人为规划建设的,以高城深池为明显的外在形体特征,“城”本义指的就是城墙;镇是指市镇,是以市场力量为主导围绕集市工商业发展起来的居民聚集区。镇相对接近于西方城市的概念。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起步很早,直到明清时期发展水平也比西方要高,具体体现在城市规模、城市规划理论的成熟程度等方面。中国古代城镇化率的最高水平在南宋,据资料分析可能达22%左右,大致相当于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水平。在近代以前的数百年问,中国城镇化进程都是停滞的,城乡人口比例大体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很低。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者打开中国国门,沿海若干城市被迫开埠通商,一批近代新兴城市开始沿着西方城市发展的道路起步。在这个过程中,棚户区开始了其顽强的生长历程。

  据《上海规划志》记载,上海的棚户区在19世纪就已开始出现,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在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以后。因为上海是从此开始近代城市化进程的。上海的棚户区成形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船户阶段,农民失地,并受上海工商业就业机会吸引涌入上海。由于上海周边农民主要交通工具是船,上海开埠也主要从码头开始,因此最初农村移民进入上海是以船户为主,将船停泊在码头或河边,以船为家,开始半定居生活。第二个阶段是“滚地龙”阶段,即半定居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以后,船的河运功能丧失,农民转行后职业稳定,开始定居下来,便把船拖上岸,以船篷为屋,开始定居生活。第三个阶段是草棚阶段,居民有了一定积累以后,开始建造真正的房屋,虽然只是简陋的草棚,但毕竟是专门用于居住的正式建筑。这也是棚户区正式形成的阶段。

  但是,这种原因形成的棚户区极其有限,仅限于极少数几个最发达的近代城市,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量棚户区,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尤其是“文革”后到改革开放初的过渡时期。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进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指导下,生活设施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但在“文革”前的工业化过程中,虽然生活设施不足,但毕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解决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大包大揽,生活设施也是由政府和公有制企业统一解决,所建设宿舍、住房虽然以经济实用为主,但并不十分简陋,至少符合技术规范,因此先天性的危房棚户区并不多。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读书 2013-10-18
· “读书无用论”是功利者们的座右铭 2013-09-03
· 书店倒闭并非因不读书 消费习惯改变成主因 2013-07-15
· 总理都能“抽出时间读书”,您呢? 2013-05-27
· 第18个世界读书日 各地溢书香 2013-04-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