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希勒眼中的金融与社会
2013-10-22   作者:小巴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作者:[美]罗伯特·希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然是诺贝尔奖的揭晓。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荣获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曾著有的《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等作品,都已成为金融领域的必读书。此时,他的最新著作《金融与好的社会》势必引起公众的更多关注。因为在全球经济衰退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之际,人们更需要解开心中的困惑——金融到底如何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

  希勒曾预测到2000年股票市场泡沫,还从美国房地产泡沫现象中得出预言,断定将由此引发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金融理论及相关的术语名词高频度地出现在媒体上,大众耳熟能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知名度带来的是公众不满,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从华尔街巨头到金融行业的普通从业者,贪婪和不负责任造成了前述一连串危机。许多人开始怀疑金融创新甚至金融行业、金融学科的存在价值。面对“妖魔化”的公众评价,金融业和学界最初并未能举出令人信服的自辩理由。

  金融是不是如激烈批评者所说的那样,已异化为现代社会的跗骨之蛆?对于公民(消费者、工作者、创业者)而言,金融除了诱导超前消费、借贷消费,还能带来什么?能否如抗议者所说,禁止金融从业者和从业机构追逐风险,禁止金融创新?

  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罗伯特·希勒驳斥了外界对金融行业、金融科学的过度批评,阐释了金融对经济、社会、公众的作用,强调社会无法离开金融,并在坦陈现有金融体制体系存在重大弊端的同时,指出只有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才能较为有效地革除上述弊端或遏制其负面影响,才能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人和社会。

  罗伯特·希勒在引言中,阐释了金融在当代经济和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无法被替代、被取消的原因。他强调对于已发生的问题和已暴露的弊病,“采取的变革应该覆盖面更广,而不能仅仅抑制金融体系的创造能力”。在他看来,改进金融体系就应让其为平等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使之变得更为民主化,将金融创新的着眼点放到适应人类生活的需求、保持金融体系更加平稳运转之上。

  《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的第一部分极为耐心地梳理了金融行业内最常见的角色: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放贷者、交易员、保险商、做市商、投资银行家、银行家,还有为金融行业和体系运转起到重要作用且不为公众所知的其他一些角色:市场设计者、金融工程师、衍生品供应商、律师、游说者、监管者、会计师等。罗伯特·希勒一一分析了每一类角色的职责、作用,以及因监管、激励等因素引发的问题,探讨了这些角色的存废,指出其存续的必要性。

  《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第二部分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社会需要金融,民众对金融的不满源自何处。金融理论都建构于数学之上,体现着对称性和守恒定律,但市场呈现在人们面前更多的是波动紊乱的现象。罗伯特·希勒解释,这并不能说明金融(理论、体系)没有价值,只是因为经济、金融学家通常忽略了人的本性中,除了厌恶风险、避免不确定性的一面外,还有冲动、冒险精神的另一面。冲动和冒险精神即是罗伯特·希勒过去所提出的“动物精神”,这是导致投机性泡沫并最终引发崩溃的主因,但也成为企业家精神的源头。正因为如此,金融体系才得以不断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人们才得以获得今天的发展成果。很大程度上,人类文化已经演化到了尊重和崇拜风险行为的层次。罗伯特·希勒认为,民众并不反感或者说排斥冒险、风险,而是厌恶在监管与责任履行双重缺失情况下,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的不当做法。在健全监管、明晰责任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解除多数人对金融的强烈不满。

  罗伯特·希勒认为,未来的金融社会,需要重新构建起有效分担责任与权益的制度体系,要让金融合约变得更民主化,内容更精细化,引入新的理念、语言和信息技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读书 2013-10-18
· “读书无用论”是功利者们的座右铭 2013-09-03
· 书店倒闭并非因不读书 消费习惯改变成主因 2013-07-15
· 总理都能“抽出时间读书”,您呢? 2013-05-27
· 第18个世界读书日 各地溢书香 2013-04-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