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走出去,应既不哗众取宠,也不闪烁其词,而是光明正大、坦坦荡荡。除了商人的头脑,文化人的抱负之外,出版人在“走出去”时,还应肩负起一种国家使命感。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日前举行,博览会上,近些年推出的优秀作品纷纷被国外出版商相中,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版权输出日本,格非的《隐身衣》输出美国。相反,一些以往国内畅销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却一直待字闺中,坐在版权贸易的冷板凳上。“中国出版如何走出去”成为此次博览会讨论的话题。
版权贸易,是建立在文化贸易基础之上的文化交流。因此,要走出去,必先符合商品经济的规律。如亚当·斯密所说:“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就是交易的通义。”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们的阅读口味并不代表别人的阅读兴趣。要走出国门,就先要了解他国的阅读市场,知己知彼。对于从事文化贸易的人来说,摘下知识分子的眼镜,换一副文化商人的眼光,会看到一条新的道路。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认为,为了成为世界文化,一种文化就必须到达某种年龄,从而使其特殊风格变得足够强壮,并渗入所有的生活形式之中。中国出版走出去,归根到底是文化走出去,是话语权的伸张,是软实力的提升。弄清楚别人要什么,在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甚至全盘西化。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地畅销热映,无论题材涉及战争、爱情、社会、伦理,但每部电影背后宣扬的始终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走出去,不是去给人抬轿子,而是立德、立功、立言。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声地说,理直气壮地说,才能让中国亲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图书等文化产品传递一个国家的风貌、人情、世态的同时,也要表达这个国家的立场、主张、态度。中国出版走出去,应既不哗众取宠,也不闪烁其词,而是光明正大、坦坦荡荡。
除了商人的头脑,文化人的抱负之外,出版人在“走出去”时,还应肩负起一种国家使命感。对于走出去的文化产品要多长一份心眼;要进行筛选和分类,不能一股脑儿往外端。图书是作者个体智慧的结晶,但走出去的图书好比出境游的游客,会成为中国的名片。一个人的观点会被放大成一群人的观念,一个人的思考会被解释成一个国家思潮。出版人要秉持公心,选择那些思想健康、态度积极、意识主流的作品输出,至于那些动不动就在书名上扣上“中国人xxx”“中华民族xxx”大帽子,上纲上线,博取西方猎奇目光的投机行为更是要不得。像《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经典作品,由于翻译问题,三年五载不能“成行”,出版人就应该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让经典体面地、有尊严地走出国门。
文化事业,是千万人的事业,它和国家、民族的历史一样是连绵不断,继往开来的。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出版走出去,势在必行,然而,撼大摧坚,则需要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