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新媒体事业部黄锫坚近日发文呼吁国内电子书文档应该建立一个业界公认的中国标准,目前,国内市场电子书格式有数十种文档格式,文档格式的不统一造成了重复劳动、电子书制作成本高昂等诸多后果,然而业界的另一种声音却认为正是文档格式的不统一才造就了电子书市场的多样化,对读者而言是好事,而电子书制作成本高昂的原因是出在了出版商的源数据上。
一个市场数十种文档格式
黄锫坚在文章中呼吁电子书建立一个业界公认的文档标准。他表示,直到今天,中国电子书依然缺乏一个业界公认的文档标准,或者说,喜欢高谈阔论的业界领袖们,很少花心思去讨论这个问题。而现实却是,所有的收益正被制作成本消耗,而出版社和渠道,仍在不断重复劳动。更麻烦的是,今天随意制造的产品,在未来有可能变成一堆废品。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内的电子书平台五花八门,既包括相对老资格的公司多看阅读、豆瓣、字节社,也有以海量书库为卖点的京东、当当、苏宁,面对手机阅读用户的还有三大运营商。然而这些电子书平台使用的文档格式各有不同,中文在线内容中心总经理孙香娟介绍,现在国内市场电子书格式多种多样,既有比较普遍的PDF格式、EPUB格式,还有诸如CEB、PDG、LIT等数十种格式。比如亚马逊使用的是MOBI格式,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采用的是OCF,京东和当当则是使用EPUB。国际上,2007年9月开始采用EPUB作为新的电子书标准,以谷歌、苹果为代表的众多公司都以EPUB作为数字图书的格式。
标准缺失造成重复劳动
电子书文档格式不同,使得电子书文档不能在各个平台之间流转,例如,京东制作的电子书在亚马逊的阅读器里是无法显示的。黄锫坚认为,如果各方在电子书文档上一人一套标准,那么整个行业会不断地重复性劳动,不同标准的文档最终变成一个个孤岛。
另外,在资深互联网编辑出版人张金看来,电子书格式的不同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
“如果我下载张三的电子书只能用张三的阅读器打开,下载李四的书只能用李四的阅读器打开,如果有20个电子书商我得有20个阅读器。就像我们开车,假如有100种类型的汽油,我们得配100种发动机。如果是这样,还有谁愿意买车、开车?电子书市场也是这样,等于现在很多的电子书企业不仅仅卖石油,还卖发动机,必须用我的发动机,才能用我提供的石油。”张金比喻道。
孙香娟认为,电子书制作加工成本高昂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市场上电子书格式不统一,因为一本电子书要想与多个终端或平台匹配,就需要加工成为多种格式,由此产生了多次加工成本,累加起来成本也就相当庞大。
多重标准造就产业差异化
在多看科技副总裁胡晓东看来,如果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度,以及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文档格式的统一是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实际操作上来说执行的难度非常高,“每一个电子文档格式背后都有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在推广一种格式的时候,都是有商业利益考虑在内的,因此,如果只推广某一种模式会损害到很大一群人的利益”。
不同的文档格式使得同样一本电子书在不同平台上呈现的最终效果有巨大的差别。在胡晓东看来,正是这种差别造就了各个电子书平台的差异化,“比如我们做的是精版电子书,我们的每本书,都是需要重新排版、重新设计的。若要以差异化赢得竞争,需要平台对现有的格式进行改造,或者自创一些格式。多看使用的是EPUB格式,但是我们也做了一些创新和变化,这些改造和创新如果拿来和其他的同行共享,会存在问题,并不是不愿意,只是别人会说为什么要用你的东西呢?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就像一块月饼,加以不同的包装,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卖不同的价格。电子书平台也可以依据自己不同的基本特点、技术能力,让内容形成不同的产品,所以说电子书的格式不应该强求”。胡晓东分析。
对此,云图数媒数字出版研究院的院长郑铁男表示赞成,“不同平台运营商的格式不太可能统一,因为其运营模式不同。而且他们也不希望统一,如果某个运营商制作的格式其他运营商也可以读的话,就相当于是自己承担了所有的成本。另外,运营商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制定相关的格式,也有利于市场的多样化,营造不同的阅读体验”。
电子书格式转档成烫手山芋
事实上,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子书格式统一的问题其实不是出在前端平台的格式统一上,而是后端出版商提供的数据源上。张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出版商提供给平台的电子书数据通常都是方正排版后产生的一种文档,平台需要把这个文档首先变成纯文本导出来,纯文本没有字体、段落,然后平台要再把纯文本进行编排转换成自己的格式。第一轮转换的时候会有错字,需要平台对照样书去做校对。之前当当网副总裁王曦抱怨,当当网2012年电子书一共卖了300万元,转档就花了500万元,这个500万元主要就花费在这些细节上。
同样的问题也在困扰着多看阅读,胡晓东透露,出版商能给平台提供纸质书的排版电子稿已经是比较好的情况了,很多时候,出版商提供的是PDF格式的扫描版,而PDF转档后的文本文件错误率甚至高达20%,多看每年要花200多万元用来校正。
用郑铁男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出版社把“包子”扔给了平台,而平台实际上需要的是“饺子”,出版商应该把拥有版权的内容碎片做成合适的电子格式提供给平台商,电子图书出版发展起来才有可行性。“出版商提供的应该是面粉,让平台直接去做饺子,而不是给做成了包子再提供给平台。”郑铁男如是说。
所以胡晓东建议出版商应该提供通过审校的、良好的数据源,“数据源是出版商自己的资产,而且内容是出版商的核心资产。虽然说电子书现在还没发展起来,但如果出版商连最基础的都做不好,这个产业永远都发展不起来。我们现在花大量的精力来校正,是因为产品是从我们这里出来的,我们必须要对用户负责,但这并不解决根本的问题。目前来说,我们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精力在转档上,当然也就不愿意跟别人共享,因此整体行业的提高、前端的格式统一就成了空谈。出版商做好数据源,然后再提供给各个平台,这才是整个产业提高的正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