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国王”?美国怎么会有国王?这显然是对美国总统的戏称。美国《时代周刊》对《国王制造者》这本书的点评言简意赅:泰瑞·马可利夫,“国王制造者”。如此评价,当然是因为泰瑞在历次美国总统选举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身为企业家、金融家的泰瑞·马可利夫,曾是卡特、克林顿、希拉里、奥巴马的竞选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2012年奥巴马连任竞选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他本人也是弗吉尼亚州下任州长的热门人选。就在这本书中,泰瑞·马可利夫记述了他亲历的各种政治事件和活动,以及他与100多位美国政要的私密交往,揭开了30多年来美国政治发展的脉络和总统大选的诸多细节,包括最隐秘的历届美国大选内情。
很清楚,本书的看点显然不在泰瑞本人有什么样的曲折经历,而在于美国总统竞选过程的那些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读完这本稍显口语化的书,世人或许会更加领会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那句经典评论的涵义:许多看来不相关的事,其实都是相互有关联的。作为民主党历史上总统竞选的成功推手,泰瑞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让那些表面看起来不相关的事,尽一切可能只在神不知鬼不觉的背后产生联系。
从表面上看,美国每次大选竞选者的执政理念,是吸引选票的根本,但事实上这是总统竞选极为庞杂的内容之一,而整个竞选活动中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包括过往的“污点”记录,均可能成为竞选败北的“麦城”,“连打猎都是政治比拼”。1980年,为赢得印塞米诺尔印第安人的竞选捐款,泰瑞成功扮演了一位与鳄鱼摔跤的英雄。也许时过境迁,也许习以为常,泰瑞毫无愧色地披露了这次摔跤的真相——原来,那是一条“服过药的无齿鳄鱼”。而经过这次与鳄鱼摔跤,泰瑞不仅赢到了筹款,还成功扮演了一回英雄。
本书披露的真相还有很多,比如得克萨斯的洗钱丑闻、“白水”土地交易案、安然公司丑闻、伊拉克战争……每个真相的背后,都隐含着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激烈交锋,许多交锋甚至已远远超越了道德范畴,尽管如此,结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在1979年的伊朗美国人质事件中,时任总统的卡特经过百般努力都未能取得突破,然而新任总统里根上任仪式才过了仅五分钟,美国人质便得以释放。如果放在我们的语境中,很容易解释成不走运的医生治病头,走运的医生治病尾。但泰瑞显然具有阮次山同样的怀疑式思维,他一口咬定共和党此前与伊朗有过幕后协议。不过,如果泰瑞的证据真像他宣称的那般确凿,美国媒体应该不会放过这样的爆炸性新闻的。
在对待新闻媒体态度上,泰瑞的厌烦有一定历史渊源。在1997年2月的“林肯卧室备忘录”事件中,泰瑞被信誓旦旦不发表信息的媒体朋友放了“鸽子”。此后还有许多事件让他深深体验到,媒体总是尽可能让他以及总统竞选团队的人员与那些“丑闻”挂起钩来。
身为民主党筹款人、民主党总统竞选重要“推手”,泰瑞不可能真正摒弃门户之见,事实上也根本做不到。就说1997年克林顿总统对琼斯的性骚扰案吧,泰瑞对克林顿当时的处境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同情,笔下也看不到对克林顿所犯过错的任何指责之意。记得当时在克林顿该不该出庭的问题上,白宫给出了“总统很忙”,“有很多重大事情急需处理”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予以阻挠,但最高法院7位大法官一致同意,克林顿总统应该出庭接受调查。大法官们认定,“在美国,不管是谁,即使是国家总统,在司法问题上,都不可以有特权”。虽然最终“贵”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克林顿在法庭、电视、报纸、互联网上出尽了“洋相”,但对于捍卫法律的严肃性而言,其正面意义显然不容低估。
真相往往对应着“丑闻”。对于许多门外旁观者而言,美国政坛就像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丑闻”层层包裹的“大染缸”,泰瑞此番披露的许多真相,似也进一步印证了公众的这些感受。不过,这种现象至少反映了这么两个问题:一是媒体对政坛的强力监督不必担心被穿“小鞋”;二是社会已具备比较完整的“丑闻”甄别约束机制,公众关注“丑闻”,除了有一定的娱乐化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用脚投票的权利。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丑闻”都能轻易震动政客。泰瑞认为,小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存在情报错误。不过,摆在眼前的另一个事实却是,这一错误仅仅局限于“民间”化的探讨争论,身处权力中心的政客们,无论是共和党阵营还是民主党阵营,至今都一概矢口否认。结果已经如此,那当初的说辞到底单单为了选票,还是试图掩盖什么?顶着“国王制造者”头衔美誉的泰瑞就此却并未能充分展开解读,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留下的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