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忐忑不安的我加入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Facebook(国人称脸谱)。我应该算是Facebook第二位中国籍工程师,也是第一个中国籍研发经理。加入的时候,公司不到150个员工。收入,嗯,可以忽略不计。我加入的就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广告组,这个组开始尝试赢利模式。那时我认识所有的工程师。
Facebook最早加入的一批中国人当中,大多是我推荐的。后来的一大批人是这些我推荐的人介绍的。我开玩笑地对这些人说:“悔恨当年没跟你们签订关于推荐费的分成协议啊!”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位居公司推荐成功榜首。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结识和说服这些牛人,刺激他们对Facebook产生兴趣并加入Facebook。为此,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我们收到过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
(Sheryl Sandberg)亲自写的感谢信。
我记得我第一次把Facebook弄得无法访问,并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时的情景。在修复完仍惴惴不安的时候,我记得一位公司前20号的资深工程师对我说“Harry(我的英文名),you
cannot claim you are a Facebook engineer if you have never brought the site
down!(如果你从来都没有让整个网站崩溃的话,你就不能说自己真正是Facebook的工程师!)”
2010年6月,在创建和管理支付安全和工具组6个月之后,我终于通过考验,从技术线转到了管理线,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研发经理。从技术到管理,要在管理代码之外,学会管理团队。Facebook的逻辑很简单:在你正式获得一个新的职位之前,你必须已经在这个职位上成功地运作了6个月。这个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自己从新兵营或者其他组挖过来的,我很怀念这当中的艰辛。
一转眼,4年半过去了。2011年9月底,我带着激动、带着不舍离开了一起生活了4年半的同事。我记得同样很早加入的一位老美同事和我说:“Harry, we
built Facebook. Be proud of
it.(我们打造了Facebook,为此骄傲吧。)”我走的时候,Facebook有3000多员工,800多工程师,有8亿左右的活跃用户,年净收入在10亿美金左右。大多数工程师我不认识。Facebook已经从一开始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渐变成一家几乎无人不知的社交巨无霸。
这是Facebook爆发的5年,黄金发展的5年。看着全世界的人逐渐被连接到一个网络中的5年,这是改变人类历史的5年。
这个题目很嚣张——“打造Facebook”。谁有资格可以说这句话呢?当然,扎克伯格最有资格,但他不会亲自来告诉你,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都不大可能。而且,Facebook不是一个人的公司,公司里的每一人,尤其是工程师,既是公司文化的承受者,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公司的文化。我想强调的是团队,是团队的力量打造了Facebook。而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并充满战斗力的,是其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一些做事的方式、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和对这些做法和原因的认同。写这本书,是想剖析Facebook文化的精髓,还有这里面的思考过程和前后的变化,详细解释当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学习的那几点。尤其作为早期员工,我们奠定了这些文化的基础。
我希望这是一本充满“干货”的书,能给所有对Facebook、对硅谷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一个机会,从内到外地了解这种工程驱动、产品导向的方式究竟如何打造科技创新公司。(文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