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帕特南2000年出版的著作《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简体中文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引进出版),轰动一时。罗伯特·帕特南指出了“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以及最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面临的公民社会资本“贬值”、社区生活衰落、公共参与低迷等现象的危险性。
究其原因,一方面,1960年代以来掀起的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启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重塑了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商贸业,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方式。这些行业和产业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用工方式,提升了竞争性,缩短了假期,减少了福利,从根本上解除了工作环境中形成人与人之间密切联系的可能。另一方面,城市急剧扩容,郊区化居住成为潮流,但这也破坏了近现代以来一直存续的社区传统,在新的郊区社区中,人们很难有机会像父辈那样形成关系连结。
尽管罗伯特·帕特南指出的问题,在美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都引起了认同、共鸣,但不少人将之理解为获得更高水准的物质生活的一种代价,因而默认其存在的合理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惊醒了迷梦,人们才恍然发现,所谓更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建构于沙滩,背后是膨胀速度越来越快的个人债务;而与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前相比,美国人的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更少。再加上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可以说,美国人为这几十年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付出了太多代价。
美国作家、纪录片电影制片人约翰·格拉夫曾著有《流行性物欲症》(简体中文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引进出版),曾多次就美国人过度工作和过度消费问题发表颇有影响力的演讲;戴维·巴特克则是“地球经济学”执行董事,关注生态系统服务、金融危机和经济问题。两人合著的《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一书最近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这本书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美国人工作和生活方式数次转变及影响,探讨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对美国人“毫无快乐可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节奏快得让人踹不过气来,日渐减少的工作、福利更是雪上加霜”的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融入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体系,发展方式以及中国人生活方式在一步步“美国化”,《经济到底为了什么》这本书所述的一些问题,在中国表现得更趋明显、改变起来也更加困难。中国读者同样需要这本书,需要从约翰·格拉夫和戴维·巴特克的反思找寻突破困境的方法。
经济、经济发展,很多时候被等同为GDP。尽管针对GDP崇拜已有许多批评,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世界主要经济体仍以不考虑环境代价的GDP数据作为评估经济发展的指标。《经济到底为了什么》这本书开篇第一章,就提出了对GDP崇拜的严厉批评,指出污染、犯罪、健康损害、家庭破裂、破产、金融泡沫、资源困境、风险都会带来GDP增长,但GDP却不包括自然、可持续性、锻炼、社会联系、志愿服务、家务劳动、价格和数量效应、质量等要素。2010年2月,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成立了经济成就和社会进步衡量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玛蒂亚·森担纲,最终提交了一份对GDP局限性进行了系统批评及改进建议的报告(该报告摘要版汇编为《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一书,新华出版社2011年1月引进出版)。
既然GDP不能全面、科学、准确评估经济,那么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又该是什么呢?这本书得出的结论,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玛蒂亚·森领导的经济成就和社会进步衡量标准委员会提交报告的观点大体是一致的,即“为最大多数人提供最大、最长久的幸福”。这三个“最”,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包括:缩小贫富差距,在经济考核中纳入社会资本、健康等指标,注重可持续发展。
重新界定经济发展的目的及评价标准,不可避免要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书中第三章分别从衣食住行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崇尚的“效用最大化”进行了批驳。效用最大化助推GDP崇拜,让人陷于空前焦虑,在紧迫感驱动下忙乱行动,这种情况下,当然无从讨论什么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而后的第四章,则对发达国家当中成本最高、效果最差的美国医保系统做了分析,指出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美国政治和经济传统过度强调个人的保障责任,而未曾致力于建设全民医保体系,造成了美国公民健康水平、获得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人均寿命连年下降。最具讽刺性的事实是,每当美国出现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增加的时候,成人死亡率却会显著减少,因为衰退和失业让一些美国人没有钱去延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谈论“经济为了什么”,不能忽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过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内在就存在与自然环境的博弈。约翰·格拉夫和戴维·巴特克认为,“环境是经济的一部分”的认识存在偏差,而应将经济纳入到环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环境当中既包括可以细化、量化,以经济方法评价计算的部分,还包括无法细化和量化的、维系人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让“环境”服从于“经济”,必然造成后一部分遭到忽略——这正是现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