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化桥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都看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吧?吴老先生刻画酸腐文人可谓入木三分。你一看,哦,范进中举是那样一出闹剧,号称为父母守孝而茹素的家伙一筷子就直奔大虾圆子去了,不知不觉中,你就读懂了科举时代的文人,明白了他们的生活逻辑。六十多年前问世的那部《围城》,也是如此。
把圈子里头的事情看明白了,也就知道圈子是怎么回事了。张化桥,在外国金融机构干过投资银行和分析师,现在一只脚已踏出了圈子(他开始做小额贷款业务了),他的《避开股市的地雷》写出了很多内幕,作为圈内人,他把窗户纸捅破了,有些是外国企业,有些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怎么做?可以说,这些东西谈不上黑幕,都是些司空见惯之事,但是唯如此才可怕。因为人们对司空见惯之事往往会失去警惕。
作为投行业务的资深人士,张化桥者写了几个新股IPO定价的过程,读来让人毛骨悚然,新股居然就这么定价?所以,作者建议不要买首次发行的新股。
一位高人曾告诫我:“股票这个东西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用来卖的,这就决定了大部分股票,在大部分时间,不值得买”。当时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是啊,如果发行价对二级市场的买方很上算的话,卖方还会发行新股么?总不能买卖双方都上算吧?非常好的生意,只怕你挤都挤不进去的,人家根本就不带你玩儿。从来如此。看看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二奶奶,不是绞尽脑汁要把其他股东从百草厅挤出去么?如果不是白家人,想入股白家的老字号,那可是根本没门的。
等到一个生意肯带你玩儿了,你就该仔细琢磨琢磨,为什么这样的好事儿能轮到你?或者是生意不好,或者是定价贵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总之,对于IPO的新股,还是要小心谨慎点为妙。再想得宽一些,如果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的好事儿能轮到我”,你就能少上当,少踩雷。
作者对IPO的描述采用了白描笔法,写事实,不怎么评论。他只是告诉我们食物是如何做出来的,这样我们就要注意,把食物烧熟了再吃,生吃容易得病。说白了,就是别在IPO的时候买股票,不如等上市之后观察一段时间,仔细看招股说明书和财务报表,看企业的发展,等尘埃落定了再做决定不迟。
客观来说,既然股市是各方利益汇聚的地方,那么有利益就有猫腻儿,有恩怨就有江湖。全世界的股市莫不如此。要不然,怎么会有安然?美国的证监会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权力?揭露华尔街黑幕的各类著述,坊间也出了很不少,相信诸位或多或少也都接触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个头儿的事情从来就是没完没了的。
作为资深的业内人士,作者把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娓娓道来,白描的笔法、严密的逻辑,鞭辟入里的分析,都让我们耳目一新。比如,分析师是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有些企业的董事长是如何盗窃上市公司财富的?通胀是如何伤害股市的?股市里有哪些庞氏骗局?A股和H股哪个价格应该更高一些?
比如说,作者建议“要提防永远长不大的公司”,“既然一家公司在打拼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以后还不能长大,或者是行业有问题,或者是商业模式有问题,或者是管理层有问题;有些投资者喜欢买小公司,但是很多公司之所以是小公司,是因为它们根本就长不大”。
不少人喜欢买隐形资产高于市值的股票,彼得·林奇对我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但是作者说,这样的股票往往越套越牢,原因就是有些大股东并不想把企业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他们只是把上市公司当成面子,当成一个日常生活开销的平台,当成一个昂贵的、标示自己的会籍。这是在家族企业众多的亚洲表现尤其突出,在香港股市就是如此。将来在沪深股市恐怕也难免,毕竟资本是逐利的。
我以为,这个提醒非常及时。
美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相对较为完备,为了争取股价上升,职业经理人会不断去挖掘企业价值,会毫不手软地把不能有效产生利润的资产变现,但亚洲的企业往往没有这样的动力。作为小股民,如果按照巴菲特的思路长期投资,能跟他耗得起么?须知,巴菲特的股份足以让他召开董事会,逼宫管理层的。难怪张化桥在书中反复强调六个字,“惹不起,躲得起”。
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很多事情,张化桥说,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想当然的很多事情,张化桥说,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自以为是的东西,张化桥说,这些是错误的。
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价值:重新认识股市,也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尽管作者一直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但他写东西不“装”,不“端着”,没有口口声声“兄弟在英国的时候”,而是在最简单、最朴实地说理,虽然有些结论让我们感觉不大舒服,却能让我们信服。
作者对沪深股市的估值和未来看得比较保守,这让本人也感觉有点不舒服,你应该多谈些希望啊,未来啊,多做一些诱人的展望,这样的话,或许读起来会更舒服。但话要说回来,保守一些,总比谁给我们黄粱一梦强。不是有位高人说过么,保守的投资者夜夜安枕。
总有人强调沪深股市的中国特色,但是我没有看见过谁在星巴克嗑瓜子儿(都知道咖啡馆不是茶楼),也没有看见谁把西装和短裤搭配着穿,市场运行总有其基本规律,接轨是不可阻挡的。不承认现实,早晚要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