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萧条时期,所有人的处境都会更加艰难。但是,另一方面,萧条时期严峻的环境却可以消除经济活动中的负面因素,使得经济体变得更加健康。所以,在萧条时期,实则蕴含着繁荣的契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每逢萧条时期,无论是政治家们、商人们,还是广大的普通民众,都希望政府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央行能够扩大货币供给,帮助人们平安渡过衰退和萧条时期。尽管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现实情况是,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与恐慌情绪的蔓延,都使得政府的救援力度更加扩大。
以匈牙利为例,为了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匈牙利实施了较高的银行利率。与此同时,开放的匈牙利经济欢迎外国资本的进入。于是,匈牙利人可以更加便宜的利率从奥地利银行借入瑞士法郎。大量外资的涌入,使得匈牙利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人们才发现,无论是匈牙利人、还是奥地利人,都在繁荣时期犯了严重的过失,庞大的债务无法偿还。
面对这种情况,最严厉的经济学家会反对政府救援,宁愿任由市场力量惩罚过错者,经济体才会重新获得健康。
事后发现,奥地利银行已经把占本国GDP值约140%的资金贷给东欧各国。若是任由事态发展,奥地利无力应对此次危机,势必会对欧洲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此前,欧洲央行已经认定希腊问题属于‘大则不倒’,不得不予以救援。那么,奥地利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在希腊问题之下。
需要提到的是,波罗地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在取得独立之后,急于融入欧洲,实施了本国货币与欧元的钉住机制,这是加入欧元区的先决条件之一。于是,良好的货币机制引来了大量的瑞典闲置资金,瑞典与波罗地海地区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接下来的情况与匈牙利的经历十分相似:显然,借款人与贷款人都犯有过失,波罗地海国家在繁荣的狂欢之后陷入了债务危机。
随后,无论是否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拉脱维亚实施了最虔诚的紧缩措施。于是,在拉脱维亚国内出现了社会分裂的征兆。仇恨在酝酿中,冲突一触即发。拉脱维亚的总人口约200万人,但在2009年已经有3万人离开了祖国,还有3万人也准备离开。这样的比例是十分惊人的。
本书的作者提到,虽然在理念上更认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严厉观点——即使承受巨大的痛苦,也不应该救助愚蠢的企业和银行。经济在陷入衰退的顶点之后,就会自动恢复健康——但是,现实证明,这样的理论完全不可行。
政府并不创造财富。所以,一次次规模更为庞大的政府救援之后,不仅仅保留了愈加孱弱的经济体系,而且还挤出了民间的未来消费与投资。这样的态势继续发展下去,全球经济总量固然庞大无比,却也有必然崩溃的那一天。
理论上的解决之道很简单。就是要下定决心过苦日子,用艰苦的劳动清偿以前的负债。不过,除了一小部分学者,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这种充满了痛苦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态度很悲观,写道:‘隧道尽头的曙光,也许是另一辆迎面驶来的火车。’利用政府力量逃避债务,只会在未来面对更大的危机。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终局崩溃的到来。
尽管如此,却也并不是全然地没有希望。哈佛大学尼尔教授说:当初,柏林墙倒塌,东欧各国纷纷脱离苏联,他们当时的经济形势严峻。东欧各国的全体国民们都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已经无路可退。于是,在短时期内,从零开始,东欧各国完成了重大的调整,建立了全新的体系。
所以,真正的难题,并不是理论工具的缺乏,而是改革共识的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