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华尔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接踵而至,两者至今还在发作,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增长。解析金融危机及其成因,摆脱危机的束缚,寻求经济增长的办法,成为全球各国政府、机构、学界和企业界的共同任务。作为中国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有着学术研究和世界银行副行长的丰富阅历,林毅夫自然不会落下这样一个重大的话题和课题。《从西潮到东风》就是他关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及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
初看书名,会以为这是解读华尔街金融危机后,关于东西方力量和格局转变的著述,其实不然。本书虽然对欧美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国家崛起等有所分析和解读,但重点在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选择和出路。
与大多数解读华尔街金融危机、专注于解析华尔街的著述不同,本书以较为宏大的全球视野,从理论和历史视角对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解决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思路和设想。
华尔街金融危机后,虽然很多学者在全面解析美国经济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经济政策、金融政策之后,得出了关于危机的成因,如监管不力、银行的“大而不能倒”、华尔街即资本的贪婪等等,但也有很多人把矛头指向发展中国家。对此,作者分析后指出,危机源于全球经济失衡但并非起源于东亚。危机根源于美国经济失衡,即美国金融监管放松带来的高杠杆率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以及由此引发的21世纪前十年的流动性剧增和房地产泡沫,并通过过度消费、财政赤字、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等机制形成大量资本外流,最终在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扩散为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
在基本肯定凯恩斯主义在单个经济体作用的基础上,作者为全球经济开出了“超越凯恩斯主义”的药方。“超越凯恩斯主义”模式的要点是国家间要跨国界,尤其是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要进行全球协同的、反周期的、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投资。全球性财政政策应该具有主动性和反周期的特点,重点放在能促进当前就业和提高未来生产率的项目上,特别是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和教育等项目。作者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有着丰富的机会,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经济都有好处。由于发展中国家长期融资困难,“基础设施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在发展中国家如此巨大”,因而开展大规模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具有很大利润、作用和意义。在具体投资方式上,可以通过给多边开发银行(如世界银行、区域性开发银行)提供同等资金,连接不同经济体的实际需求,促进共同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共赢。
在“超越凯恩斯主义”模式下,贫穷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实现追赶,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西方和东方若干成功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显示,如果发展中国家能顺应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掘后发优势潜力,采纳和适应新技术,采取合适的发展模式如雁行模式、领头龙模式,“完全可以在未来数十年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迅速增长,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从低收入跨入中等收入甚至高收入经济体。”
对于全球货币体系面临的困境及其改革和出路,在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新兴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后,作者提出了单一超国家储备货币的设想或建议,即用名为“纸黄金”的全球储备货币来替代目前的国家储备货币体系,进而构建以“纸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体系,从而解决以美元等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纸黄金应该由一家国际货币机构按照弗里德曼的“K比例”法则发行,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把纸黄金作为储备,按照固定汇率发行本国货币,纸黄金可以用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交易。每年的纸黄金增发额形成全球铸币税,可以作为国际货币机构的运营成本,或者划拨给国际发展机构,给全球公共品提供资金。作者认为,纸黄金体系既可以避免金本位制的致命缺陷(如无法扩大供给以满足全球经济增长的需要),也能解决国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矛盾(如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内在冲突)。
当然,作者提出的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超越凯恩斯主义”模式、国际货币“纸黄金”体系等设想,不但要接受理论的验证,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同和实施,更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这绝对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