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的生活需要“大数据”
2012-08-10   作者:张光茫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作者:涂子沛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有句谚语叫“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新一轮信息战的主角,将创造无限商机。著名学者涂子沛的《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信息化为背景,向人们讲述尊严的生活需要“大数据”。
  何为大数据?简单理解就是超大量的数据。全书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以及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等等,为我们一一细解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有意思的是,美国政治的发展,公民权利的实现,以及各种自由与福利的保障,都和对数据的创造性应用密切相关,这对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的中国尤其有借鉴意义。 
  作者重点揭示了数据在未来社会中的革命性作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谁能更好地抓住数据、理解数据、分析数据,谁就能在下一波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数据”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其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和“大发展”。所以,相信数据、用数据来说话,是理性精神的一种表现。大数据的问题,急需引起中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重视。 
  大数据开放的商机在哪里?作者写到,以前小数据时代,可以研究个体但不能研究群体,因为只有关于个人的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人的行为都以数据形式存在。这里面就有很多商机。通过研究消费者习惯,可以找到很多市场商机。就算在企业运营中,优化才能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优化就要基于数据。产品也离不开数据,产品质量控制就是以数据为支持的。大数据最根本的,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知识时代的特点就是信息和数据的整合产生新的价值。 
  美国是全书讲述的主体,但又处处反观中国当下的现实。作者在书里引用了胡适对“差不多”先生的批评,也提到黄仁宇对“数目字管理”的求索。中国数据意识的淡薄,由来已久,他甚至认为这是“国民性”的一部分,漠视精确,缺乏用数据来说话的素养。在国家的管理上,也缺乏以数据为基础的精确管理,有时甚至是刻意回避数据。作者从太平洋对面看到中美两国的差距,深知中国缺少什么、需要什么。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一种忧患意识。 
  在这个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我想,如何在教育领域使用大数据来分析学生的个性和爱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中小企业管理领域应用大数据分析,真正将粗放型管理变为精细型管理,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并应对公司在发展进程中带来的管理问题;如何改变中国千百年来在我们社会中烙下的“轻数”的烙印,学会开始用“数据”说话。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看待事情的角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