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美)查伦·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有一次给某单位授课,谈及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媒体到访,笔者提出了“三不原则”:不能敌对思维,不能围追堵截,不能避之不及。
实际上,社会化媒体(应用)给政府执政、企业经营、团体运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然也蕴含了机遇。不仅仅是个人在生活、工作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机构组织也日渐意识到新媒体对自身的影响,并且懂得直面现实、思变创新。正如IT人士仍在积极探索Web2.0商业模式,面对信息化浪潮,人们同样在寻找出路,包括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如何更好地顺势而为。
在美国乃至世界多数国家正受到网络效应的冲击。例如,查伦·李在她的新著《开放: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领导方式》中,一开篇就提到了“卡特利娜”飓风后,美国民众对“有关部门”抛出的质疑与非议——为什么这个国家没有更多的应急准备?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公民在灾难确凿无疑地发生后,被抛弃了长达数日之久?后者矛头直指美国红十字会,关于它的各种诋毁谩骂、流言蜚语不绝于耳。但人们看到了事情的开头,未必猜到它的结果。随后的发展是,该红十字会聘用温迪·哈曼作为首席社交媒体经理,全权负责危机公关与善后事宜。具体细节不表,但成效甚好。用查伦·李的话来说,“这个故事的迷人之处在于,美国红十字会开始参与社交媒体活动是为了控制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意识到更好的方式是开放,并与社交网站上的用户互动。”
这是查伦·李的评价,也构成了全书的核心,没错,如书名所示——开放。但开放有很多种,本书则是“一本关于领导者如何通过开放获得成功的书”。说得再确切点,领导者如何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交技术,并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去改善领导方式、提升领导能力,确保自己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地做事,卓有成效。
如果对查伦·李稍有了解,应该知道《开放》是她的第二本书,之前一本是其与乔希·贝诺夫合著的《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该书曾获亚马逊网站与《战略与经营》杂志共同提名的“2008年度最佳商业书籍之一”,《商业周刊》“2008年度最佳创意和设计书籍”奖项,而且还成为当时的畅销书籍。《开放》系《公众风潮》的姊妹篇,在内容上延续了后者。倘若说,《公众风潮》关注社会化媒体的商业应用,那么《开放》则是谈新技术对管理的辅助。“他们希望有一本能够告诉组织管理者如何改变,如何使组织变得更加开放的书。”查伦·李写道,“无论一项技术多么振奋人心,无论关系网具有多大的潜力,面对顽固的企业文化,没有正确的组织和恰当的领导力,任何数字技术战略都将注定失败。”在此语境下,与其说这本书是在讲技术,倒不如说是在论管理,这也正是它与《公众风潮》最本质的区别。
在书的随后篇幅,查伦·李着重介绍如何制定开放策略、如何打造开放文化以及如何研修开放式领导。论证过程中,李通过诸多公司实例,譬如微软、Facebook、丽嘉酒店、戴尔、福特、惠普、富国银行、思科、柯达、宝洁等,全面考察了新技术对领导方式的具体影响。在她看来,开放不仅仅只是思想层面的颂歌或是哲理(更不是口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严密方法,是一整个系统的组织架构。
不过,话说回来,开放并不代表着全部的透明、公开甚至暴露,也不是说,没有任何商业秘密可言,竞争对手可以接触到全部信息。开放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策略,其目的是帮助公司通过新媒体技术变得更加高效、果断,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多少年来,像彼得·德鲁克、汤姆·彼得斯、约翰·科特、沃伦·本尼斯、约翰·加德纳等管理学家都试图揭开领导力的神秘面纱,查伦·李的《开放》无疑为领导力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她向人们展示了新媒体时代下管理者所需面临的课题:要么开放,要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