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非洲人也吃巧克力
2012-07-25   作者:桂涛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40多年前,毛主席把刚果总统赠送给他的两颗非洲芒果转送给了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许多中国工人从那时起听说了两个新词汇:“刚果”和“芒果”。
     今天,没有人会像当年那样把芒果用蜡封存、供上神坛,并为喝上一口煮过芒果肉的水而激动不已。芒果早已不再是稀罕物,但“刚果”对许多中国人依旧陌生。
     即使有人能勉强说出有刚果(金)和刚果(布)之分、刚果(金)曾经更名为扎伊尔、刚果(金)矿产资源丰富,恐怕也很难就刚果再说出些什么。
     如果硬要他们说,那他们描述的一定就是非洲了,因为“一个非洲国家”和“整个非洲”在他们的认知里似乎没什么区别。
     “又穷又乱”,“又脏又热”,“蚊虫肆虐”,“武装政变频发”,“政府腐败、政客贪婪、人民愚钝”……越是没有到过非洲的人,越能向你绘声绘色地描述那里的境况——那是他们想像中的非洲,那是种种传说、新闻报道、臆想和偏见共同构筑起的非洲。
     很小的时候,我听过一个说法:非洲人不吃巧克力——因为他们怕咬到自己巧克力色的手指。

     我一直记着这个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笑话,它暗示着黑皮肤的非洲人又蠢又笨。后来,我知道了“非洲人不全是黑皮肤”,知道了“西非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可可产区”,知道了非洲走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智人,走出了“自由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和“绿色斗士”旺加里·马塔伊。我越来越觉得“非洲人不吃巧克力”的说法滑稽愚蠢。
     你可能会说,“巧克力”这样的说法没几个中国人会当真。但其他类似“巧克力”的“真理”呢?非洲人懒,非洲人喜欢骗人,非洲人搞民主越搞越乱,非洲人就知道伸手要援助……即使你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你能说出它们错在何处吗?
     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来到非洲,在这里生活、工作,并亲眼见到非洲人,亲眼见到“吃巧克力”的非洲人。
     而在这里待得越久,我就越觉得有必要写一写“非洲旅游”和“非洲动物”之外的东西:非洲人真的又懒又笨吗?非洲人怎么看待援助?非洲的民主是一团糟吗?非洲人怎么看中国和中国人?在非洲的中国人过得如何?
     这些问题你可以从内罗毕书店里一本本西方作家出版的英文读物中找到西方人的解答,但属于中国人的解答并不多。
     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曾在她的那本《走出非洲》里写道:“你回忆在东非高地上的短暂逗留,你会吃惊,竟然有在空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感觉……在这么高的地方,呼吸顺畅,心情平静、轻松。在高地上,你早上醒来之后会想:我在这儿,这才是我应该在的地方。”
     这块高地就是内罗毕,那片让布里克森的灵魂再也没能走出非洲的地方,也是我工作和生活了两年的地方。
     每天黄昏时,我最喜欢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前远望那些脚步匆匆、走路回家的内罗毕人。在我看来,这样的一幅画面比马赛马拉的角马和狮子更让我激动,更能让我感受非洲大陆的活力。
     我开始关注和思考身边的非洲人,并选择了从偏见、危险、贫穷、懒惰、部族、巫医、巫毒教、援助、野性、疾病、肤色、奴隶贸易、婚姻、饮食、民主、老兵、移民、动物、非洲人、印度裔非洲人、在非洲的中国人、非洲人眼里的中国这22个关键词入手,写一写我眼中的非洲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对非洲的“迷思”——那些广为流传却又不是事实、或者不全为事实的看法。
     我曾经给国内从没有来过非洲的朋友做过测试,很少有人能就这22个关键词中的任何一个说上超过10句。我们对这样一片面积是中国的三倍,拥有世界上最大沙漠、最长裂谷、最长河流的大陆了解太少了。
     如今去非洲,中国人早已不再像600年前的郑和和他的船队那样需要依靠季风和运气,北京到约翰内斯堡已实现朝发夕至。但中国人对非洲和非洲人的了解比起清朝人“其气重浊,其人类颛愚,故剖判已历千万年,而淳闷如上古,风气不能自开”的描述似乎并没有多少改变。一些中国人——甚至是不少来过非洲的中国人——还是会用“又懒又笨”来描述非洲人。
     但如果你把非洲人的种种举动放在非洲大陆的传统和现状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看,你会对非洲人有更深刻的理解。想想吧,生活在一下雨就停电的铁皮房里,穿的全是小摊上买到的欧美人穿剩的二手衣物,每天步行两个小时去工作,一个小时才赚几块钱,出门走两步就一身汗……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如果发生在你身上都能让你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变得“奇怪”。
     同样,如果你把非洲的选举乱局、“能源诅咒”或是政府腐败与这片大陆的部族多样性和复杂性、非洲奴隶贸易和被殖民掠夺的历史以及世界大国在非洲的势力影响结合起来看,你就会发现 “奇怪的非洲”并没有那么怪。
     我不想人云亦云,也不想标新立异。我只想告诉你我看到的非洲。
     自从2010年2月28日来到内罗毕的那天起,我就决定多走、多看、多想。我的日常工作是每天编辑、签发撒哈拉以南非洲40多个国家新华社记者和报道员发回的英文稿件。但我始终是个“不安分”的编辑。我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出门或是出差采访,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东非的肯尼亚、乌干达,西非的加纳、贝宁、多哥,北非的埃及、利比亚、南部非洲的马拉维、纳米比亚,所到之处都尽可能多地倾听、记录和拍摄。
     不管是非盟委员会主席、国家总统、部长,或是门卫、司机、贫民窟里的卖炭翁、爆炸袭击中的幸存者,又或是非洲的华商、中国建筑工人,只要有机会,我就与他们交谈,因为我坚信他们都比我更了解非洲。
     两年里,我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60多篇关于非洲的稿件,发表在《环球》杂志和《国际先驱导报》,并在微博上发布了300张我在非洲拍摄的照片,用300条非洲谚语以“非谚有云”的形式对它们进行解读。这些文字和图片都成为这本书的主要素材。
     就像耶鲁·瑞奇蒙德和菲莉斯·耶斯特林在他们那本《解读非洲人》中所说的那样,“正如没有典型的美国人或欧洲人一样,也没有典型的非洲人。”
     我深知,任何描写“非洲”或者“非洲人”的尝试都会冒着以偏概全的风险。你可能去了坦桑尼亚和南非旅游,但回国的时候,往往会和别人说“我去了非洲”,你也可能在内罗毕和坎帕拉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和别人说“非洲四季如春”。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在潜意识中认为“非洲是一个国家”。虽然非洲各国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其实,不要说东非与西非的巨大差别,在几乎所有非洲国家,走出首都,就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为了弥补我没有在西非和南部非洲长期生活过的遗憾,每次落笔写“非洲”或是“非洲人”开头的句子前,我都会询问在非洲其他地方工作过或是正在那里工作的同事和朋友,参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或是通过阅读书籍、数据以及分社记者传来的稿件“卧游”那些没有去过的非洲国家,和那些没有机会谋面的非洲人“交谈”。
     这本小书最终付梓,离不开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我的妻子,她在我驻非洲的两年间默默承受孤独和思念的煎熬,支持我的工作,倾听我的见闻,鼓励我的思考和写作,并逐字修改、校对本书文稿;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用“查询肯尼亚的天气”、“关注非洲的每一次会议、爆炸、骚乱”或是“不断打听哪里有特效防蚊药膏”这样的方式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
     我还要感谢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但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上给我关心和帮助,还以各自对非洲的深入了解和不同感悟影响着我对这片大陆的看法。
     最后,感谢本书的策划及编辑董佳佳和她的团队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感谢你们的创意和专业精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读书很好》:读懂香港,乃至中国 2012-07-17
· 新华读书“六月十大好书”揭榜 2012-07-09
· 《读书很好》 2012-07-09
· 牵手"三秦书月青年读书节" 2012-05-14
· “2012读书盛典”电视晚会举办 2012-05-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