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应脚踏实地走向精致化
2012-07-24   作者:金碚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我与锡培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不仅如此,而且还由于自己学术研究的专业兴趣,我一直十分关注他的企业和他本人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方面的突出表现。现在,锡培先生可以算得上是“明星”企业家了,常常在聚光灯下受到众人瞩目,我们也常常邀请他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社每年举办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他关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精彩演讲,实话实说,都是有感而作,富有启发,而且总是能让人联想到我们这个改革时代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艰难、曲折、苦斗和精彩的历程。但是,人们知道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锡培先生是如何想的吗?
    《蒋锡培管理日志》中的很多内容是锡培先生关于远东控股集团转型升级之道的观点和分析,如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产业选择和战略转型等。作为中国电缆产业的龙头企业,远东控股集团不仅一直专注于电缆产业,而且对于行业的转型升级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联系到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他的言行使我感触良多。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成功与不足是紧密相连的。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几乎是以一种“血拼”的方式来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利用低价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及较低的环境保护标准,将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世界市场攻城略地,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巨大成就,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现象和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指责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企业的“血拼”表现,因为,这是一次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会被“开除球籍”的“最后的斗争”。在这场同强大竞争对手的生死存亡的全球较量中,中国制造业在无情的全球竞争中站住了脚,挺起了腰,快速壮大,并且为国家积累了巨大财富,使自己的祖国成为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制造业优势是中国可以同国际强权一较高下的唯一“法宝”。
    近几年来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各类要素价格在上升,环境保护的标准大幅提高;二是世界金融危机后,外需增长将长期低迷。所以,这种“血拼”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中国企业“血拼”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接下来必须走向文明竞争的阶段。而且,现在我们也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有能力实现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源泉必须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将越来越依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植入制造业,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第二是改进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并且不断优化管理理念和更新商业模式;第三是综合运作生产要素,即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资源,形成更长产业链上的集团化经营能力,就像是单兵种变为多兵种的集团军。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制造业的精致化的扎实基础之上,这种精致化特质必须渗透到价值理念的基因之中,而且要在本土文化土壤中获得活化的生命力。因此,工业化的本质不只是物质生产,更是文明进程。
    中国制造业尽管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整体素质还不高,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更重要的是,即使处于中低端,其精致化程度也不高,大多比较粗放,中国制造业在把产品做精做细以及与此相关的精致化管理方面,同优秀的制造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远远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素质。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扩张速度掩盖了其内在弱点,所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要把制造业做精致、做扎实,在此基础上做高端。而所有的技术创新也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形成长久可持续的竞争力。
    可见,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素质提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素质还不高,特别是还没形成现代制造文明的基础,因而现在还只是做到了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低成本,甚至还必须以高消耗、低附加价值为代价。而现代工业文明的根基在于精细的分工和精致的制造,而且要实现低消耗和清洁化。纵观世界,虽然各个国家都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但是现在真正成为工业强国、制造业强国的却并不太多,只有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北欧等少数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化强国。因为这些国家只有经过长期积淀才真正形成了一种深厚的现代制造文明,并且即使在制造业的全球化和国际转移中,也可以让这种文明素质根留于本国。
    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只是一个商业文明进程的初期表现。中国接受初期商业化比较容易,但是接受现代制造文明却比较难。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商业化进程是很成功的,以商业化推动了工业化,使制造业快速发展。然而,如果商业化过度膨胀,工业化就会“变形”。因为工业化比商业化更需要“耐心”,更需要精致性和脚踏实地。商业化所产生的其他方面巨大的利益诱惑,往往会使一些制造业企业急于走上“去制造业”的方向。企业在商业化过程中希望“赚快钱”,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个国家要成为真正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必须要有更多致力于坚守实业的制造业企业,而这需要企业家精神和事业理念的支撑。
    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中国要形成现代工业文明并不容易。但是,我们也有理由对此抱有乐观的期望,因为,确有一批致力于实业发展的中国企业家在成长,总会出现一批有耐心将制造业做实做精致的优秀企业。从《蒋锡培管理日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家在如何想、如何做、如何探索、如何富有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当然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企业家在奋斗,也在思考。这将有助于建立中国企业精致化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精致化制造的企业文化。如果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中国一定能够逐渐形成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心理和实业基础,积淀下植根于中国本土的实业企业管理精髓,从而支撑中国成为真正强大的现代工业化国家。所以,我很高兴为本书作序,并向读者推荐这本书。锡培先生在制造业生产管理和企业经营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书从管理、战略、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精致化战略可以有十分有益的启示,对中国工业文明进程也是一份思想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读书很好》:读懂香港,乃至中国 2012-07-17
· 新华读书“六月十大好书”揭榜 2012-07-09
· 《读书很好》 2012-07-09
· 牵手"三秦书月青年读书节" 2012-05-14
· “2012读书盛典”电视晚会举办 2012-05-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