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成功,其实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励志故事。因为励志故事最重要的元素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样一来,势必会通过各种充满苦情色彩的桥段去体现其克服困难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可是你通篇读下来,只有一个感觉: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太随随便便了,简直是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就把钱给挣了,这算什么励志故事呢?
这事儿,谁也不怨。有的人将这个故事庸俗化地看作励志素材,也有人很睿智地把它当作这个时代的镜子:并非只有辛苦之后获得的成就才有资格被当做偶像、当做神,反之,那些天才潮涌、狗屎运横溢的小概率事件,更让年轻人有所触动。
你别想歪了,这不是鼓吹投机主义,而是说,万万不可成天钻到成功学的酱缸里,幻想着通过各种“规划”去设计一个完美的人生,那才是真忽悠。不幸的是,你我生于如此窠臼,要想逃脱,成本很高。
通过扎克伯格的故事,我们当然可以学到IT世界里瞬息万变的游戏规则、体会到商业圈子里的阴差阳错,进而总结出自己对新商业模式的各种考量。但说实话,这些东西十之八九是扎克伯格压根儿没当个事儿去看的,他在乎的,其实是跟着心去走,淡然地面对世界。如他亲口所说:“有趣比赚钱更重要。
在《时代》杂志编辑里克·斯坦格尔看来,扎克伯格之所以卓越是因为:“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工作: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社交关系。”
这当然没错,Facebook的用户数接近6亿,这个数字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掌管这些数据的人,却只是个不到而立的年轻人。
这个年代,你可以理解为英雄出少年,也可以理解为天才与时运共同打造的寓言——关于年轻和梦想,以前总是当做笑谈;现在,它已经成为具备普及性的事实。
扎克伯格是犹太后裔。是的,他的前辈中,有爱因斯坦这样不世出的天才。和爱因斯坦的开创性理论相比,扎克伯格做的事情看起来没那么伟大,其实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切正以超越历史的方式前进,因此你不为所动。
即便如此,扎克伯格的出位,依旧能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天才式的壮举。
在扎克伯格的Facebook主页上,他把自己最喜欢的书写了出来,“JP+1”那是一本名为“HTDH”《安德的游戏》的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奥森·斯科特·卡特,早在1985年就出版发行,还曾经获得过美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在小说中,名叫安德的小男孩,就是一个电脑天才。
扎克伯格或许心有戚戚,他本人在十岁时拥有了生命中第一台电脑,当然,他犯不着像我们熟悉的天才读物描述的那样,把父亲给自己的礼物拆掉再重新装好,他只是从此抱着键盘睡了——六年级,他开始编程,废寝忘食。你很难想象,他的父母也没想到,还以为他充其量就是玩玩红警、帝国时代——没想到他很快就成为了电脑王国的主宰。
到了高中,扎克伯格编了一个MP3播放器,放到网上之后,极受欢迎。“HTDH”微软“HTXH”这样的公司当时就打来电话,邀请他去工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百万美金的年薪,没有心动,也许他并不知道那笔钱意味着什么。
这是天才的一个前提条件——不能太爱钱。因为对于天才而言,更有趣的事情并非金钱,而是将他手中的电脑和软件变作聚宝盆、印钞机、女朋友、全世界。这是几百万甚至几百亿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正因如此,扎克伯格从来都没把自己当做生意人,实际上,他是个很不错的商人。他自己说:“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你开发的真的是好产品,网民们觉得有价值,
那这个产品会非常快地传播开来,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这也算是你自己价值的一种体现。”
听起来有点小清新,在你我俗辈看来,毕竟人家现在是身价过百亿美金、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有钱人嘛,总不能像“拥有nothing,but青春”的文艺青年一般,忧伤与随性大过理性与思考。可是,在这个“高手在民间”、“牛人如过江之鲫”的时代里,还有什么比“淡定”地“做最爱做的事”更无足轻重,却又更举重若轻的呢?
如果你不认同这个观点,那你尽可继续在“人生规划”中构建那个看似充盈、实则只是个“规划”的东西里蝇营狗苟。可以像各种专家,看似满腹经纶、实则满嘴套话地去分析研究、按图索骥,这也是大多数人主动或被逼着去做的事情。
如果你认可这个观点,那么你应当知道——这就是Facebook这个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应该带给我们的价值——选择想做的事情,比选择能做的事情,重要一亿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