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魏炜,朱武祥,林桂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一个企业,想要在土地上有所产出,它需要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一般人会想到两个答案:第一,直接收购农产品,然后或加工或出售,也就是说成为农民的买方;第二,向农民出售种子、化肥以及农具、技术,等等,总之,就是做农民的卖方。
那么,除了做买方和卖方,有没有其他模式呢?有。比如,企业可以做农民的雇主,雇佣农民种植某种特定的作物,或者让农民按照某种方式耕种。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最终目的还是农作物,但和单纯做买方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会付给农民一笔固定的佣金,而不再是按照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付钱,而对于农民来说,他则是旱涝保收,不再为收成太牵挂。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做农民的合作方。比如,企业想要卖给农民某种发明,但农民不想担当这种风险,而单纯雇佣的模式农民又可能觉得吃亏,于是企业就可以和农民合作,农民提供土地和劳动,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最后按比例分成。
由此可见,企业想要在土地上做点事,它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买”和“卖”已不再是企业唯一能做的事,企业越来越多元化,赚钱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这样赚钱,有的企业那样赚钱,而这些赚钱的方法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很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商业模式的设计和管理方法。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教材,它不是泛泛而论,不务虚,而是系统的解释和阐述。本文开头关于企业和农民的几种关系探讨就直接受益于该书。
在《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当中,有两个内容让笔者印象深刻,一个是商业模式和养车的类比:进场费、过路费、停车费、油费等养车费用,都可以对应商业运营的模式,比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最传统的“买卖”就是“进场费”;自助餐那样按次数收费的就是“过路费”;按时间长短收费的就是“停车费”;按效能收费的就是“油费”,等等。这样一类比,就很浅显易懂。一个企业是按照什么模式收费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收费方式就一目了然。而且很多企业的收费方式都是组合的,比如有些公园既收门票的“进场费”,里面有些项目还会按照次数收取“停车费”,而“进场费”和“停车费”应该如何设置,则要看你的公园实际情况而定。有的时候,改变一个模式会拯救一个企业,比如G
E,以前就是出售发动机,卖一台是一台,赚的是“进场费”,后来改变了模式,变成了按时间收费的“停车费”,这样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既拓展了自己的业务,也让合作者受益。
让更多的人受益,也是考量商业模式最重要的一个经济标准。这倒不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而是当你的企业让消费者、供货商、合作者和分店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受益的时候,就是企业运营成本最低、创造价值最高的时候,也就是最优模式。很多时候,一个模式是优是劣未必是看赚了多少钱,而是看有多少利益相关者以及和利益相关者的紧密程度。比如腾讯网的腾讯QQ,用户越多,腾讯公司的利润就越大,即使这些用户都是免费的;再如京东商城,这两年都是赔钱的,但是它的前景却很被看好,因为它和入住商家以及快递公司的利益相关度非常紧密,而且它的管理方式也很被看好。在“营利模式和收支来源”一章中,作者给出了“为利益相关者编织的一张生态价值网络”,这个名字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其中的关键词是“生态”和“网络”。现代企业的生存已不单单是看利润关系,而是要看“生态”关系了。至于什么样的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生态关系,书里给出了详尽的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