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1年“民国教材”再度现身图书市场并迅速走热之后,昨日,有消息称,“民国童书”再受热捧。之前民国教材风行之际,便有观点认为其具有炒作之嫌,但从教材角度来讲,民国教材或许尚有再度被翻读的价值,但民国童书如今也乘借这一东风再度火了一把,作为儿童读物,早年的作品被重新印刷出版,其意义何在? 在北京王府井书店的儿童读物区,《幼童文库》、《儿童文学读本》系列、《民国幼稚园老课本》等民国时期的儿童读本,都被摆放在了最为显眼的位置。书中大量引用了老版图书的手绘插图和文字,其中包含不少繁体字。 昨日,记者联系到沈阳市新华书店相关工作人员,经询问得知,《幼童文库》、《儿童文学读本》系列在新华书店同样有售,被问及这一类儿童读物是否呈现热销状况时,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只能是常销吧,这类图书的销量一般,少儿的书也很少有太火的。
” 同时他表示,就目前看来,少儿书是受到网络冲击最不严重的,毕竟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相当重视。就这一点来讲,对于图书的内容选择十分谨慎,所以称得上比较认可实体书店,即便是想要网上购买,也会先来实体书店体验。 据悉,这些民国童书大都出版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儿童书局等出版机构精心策划组编而成,其编者中不乏陶行知、陈鹤琴、沈百英等儿童教育方面的名家。 但民国童书对于孩子而言,是否真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除了一些名家之外,书中的内容会有怎样的不同?教育的形式又存在怎样的差异?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认为,对于研究者来说,民国童书确实可以带来很多启示。他认为,民国童书首先力倡“幼者本位”,即提倡孩子们回到他们自己的社会里去;民国童书还突出做人的观念,强调伦理道德教育和正面价值观,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 不过,有家长就发现,一些民国童书中讲述的故事,涉及生死轮回等迷信内容,大人看了都不禁有些毛骨悚然,更别提让孩子去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