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评级战争》 作者:[日]黑木亮 出版:东方出版社 |
小说新作《AAA评级战争》的故事背景是,日本金融界1980年代在推进国际化、自由化过程中,为了达到美国华尔街的标准,在海外发行公司债券及从事金融并购等业务,引入了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书中对这些评级机构采用了别的名称)。美国的这几大信用评级机构在日经营发展的第一阶段,频频利用其评级权威,粗暴武断地打压日本证券、保险等金融各行业企业,为美国企业低价并购或买入日本金融企业优质资产提供便利;而到了第二阶段,为配合美国顶级投行推进资产证券化并向全世界金融企业、主权基金、投资者销售次级债等金融产品,加速日本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进程,三大评级机构又一改之前打压作风,变得毫无原则,在日本金融企业缴纳委托评级费后,轻率给出与相关企业经营状况背离的好评。小说结尾的地方讲到,美国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重创日本金融诸行业企业,三大评级机构的声誉因此遭到了彻底怀疑,但后者并没有付出实际上的代价,而是仅仅更换了驻日机构的领导层。
小说中深刻地揭露了美国三大评级结构得以在日实现不负责任、随心所欲的利益最大化经营的原因。首先,无论是日本政府监管部门、学术研究机构,还是金融诸行业企业,甚至包括信用评级机构的重点客户,都缺乏对信用评级概念、测算方法和影响的认知了解,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话语权。小说中多处都提到,日本金融企业在突然遭到信用评级机构低评打压时,都毫无心理准备。而后者在面临客户的诘问时,往往可以用专业复杂的词汇轻易搪塞过去。其次,日本金融行业对华尔街、美式评级机构存有不切实际的迷信,不仅热衷照搬华尔街发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从事经营,斥巨资购买美国投行发售的垃圾债等“创新产品”,而且一直瞧不起日本本土的信用评级机构。书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即长期无原则低评或高评日本金融行业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金融危机后仍得以发展延续,但日本本土一家从不向客户收取评级费用、单以金融企业披露数据而相对客观提供评级意见的小型公司,却丧失了赖以生存的订单,不得不倒闭。第三,日本政府监管部门因政治等方面的考虑,长期没有对日本市场上各类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必要的监管体系,使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就造成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屡屡犯错时得不到应有惩罚。实际上,上述三点,也恰恰是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的写照和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