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微软改变世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回忆录》 作者:[美]保罗·艾伦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68年早秋的一天,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湖畔中学,两名分别来自十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围在当时的尖端科技设备“电传打字机”前,前者叫保罗·艾伦,后者是比尔·盖茨。
人工智能是那个时代科幻小说的热门主题,媒体和科学家纷纷炒作“计算机时代的光明前景”。美国的许多高中开始用传统大型计算机培训学生,湖畔中学科学与数学部的负责人比尔·道格看得更为长远,通过游说,让有关赞助人为学校租了一台电传打字机终端。这台机器造就了保罗·艾伦,造就了比尔·盖茨,以及他俩联合创建的微软公司,还有今天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计算机与互联网软件技术成果。
尽管电传打字机足够尖端,但操作要求在当时而言,却显得繁琐复杂,操作过程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但是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却能长时间待在机房,从学习操作电传打字机中寻求到乐趣。《我用微软改变世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回忆录》这本书饶有兴趣的回顾了艾伦和盖茨相识并结为合作伙伴的最初历程。读者通过这本书不难发现,这两个人早在学生时代、创建微软公司之前,就已经养成了执着乃至痴迷于技术创新的习惯,并将之保持到微软公司成立后的许多年内。这充分印证了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所说的一番话,“很多特质以前被认为是天分,但实际上它们是至少10年的高强度练习的结果。”
讲述微软创业史、企业成功史的著作已有不少,也不乏精品,但保罗·艾伦所著的这本回忆录,却填补了以往叙述、研究著作所介绍情况皆由盖茨一人包办的缺憾,进一步清晰的描绘出微软创业阶段两个创始人的分工与贡献。比尔·盖茨对保罗·艾伦给予过高度评价,“艾伦在微软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居功至伟,没有他就没有微软”,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保罗·艾伦这个幕后英雄的价值。这本书就此做了必要的解释。
保罗·艾伦在一个开明的美国家庭长大。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勇气、担当和创造力格外重要。艾伦四年级时热衷于在家里的地下室,进行化学实验。又一次,他用漂白水制作出一大片有毒氯气。父亲并没有斥责他或者做其他干预,只是打开地下室的窗户,流通空气,然后告诫保罗·艾伦注意安全。
保罗·艾伦在和比尔·盖茨成为合作伙伴后,均展现出了过人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水平。艾伦到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经教授批准,辅导研究生们;盖茨则跟湖畔中学签了合同,利用暑假为学校编写程序。自信乃至狂妄的两个年轻人,随后接下来了为当时的计算机系统开发匹配BASIC工作语言的订单。他们声称他们熟悉这方面的编程,问题是当时两人根本没有计算机系统,为此,艾伦到一家计算机中心工作,借用那里的电脑,以远快于工程师的进度完成了订单任务。
1975年,保罗·艾伦在和比尔·盖茨在一家旅馆房间里创建了微软公司,创业初期以开发PC机编程软件、销售BASIC解译器为主要业务,由此确立了行业标准。艾伦之于微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获得了SCP-DOS的使用权,并获得了IBM的赞赏;微软公司被选中为其编写关键的PC机操作系统软件,艾伦全力打造出PC机的首选操作系统MS-DOS,奠定了微软在软件业的统治地位。
然而,因为利益冲突,裂痕在微软公司成立之初即已注定。比尔·盖茨坚持认为自己在编写软件方面贡献大,应该突破联合创始人通行的五五分股权模式,由他自己占有60%的股份,保罗·艾伦作了第一次让步。几年后,盖茨又要求他的股份增至64%,理由是他为了创业放弃了哈佛学业,牺牲得更多(盖茨避而不谈艾伦此前为了创业也退学过)。1977年2月3日,两人签订了正式的合伙协议,其中一个特别条款规定,“如果发生不可调和的分歧,盖茨可以要求艾伦退出合伙企业”。
公允而论,相比史蒂夫·乔布斯用欺诈和压迫方式对待创业伙伴,比尔·盖茨作出的排挤还算是温和的,也没有过多剥夺保罗·艾伦的股份权益。也正因为此,保罗·艾伦才能得以在因病退出微软公司高管层后,用部分股票变现换来的巨额资金,大量投资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有线电视及数字电器、音乐、航天科技等领域项目(几乎没有取得过像样的成功),以及NBA球队波特兰开拓者队、NFL球队西雅图海鹰队。
保罗·艾伦离开微软后的近三十年内,在享受自己的生活同时,亲眼见证了微软1990年代攀登世界财富顶峰的伟业,也颇为惋惜的目睹了微软2000年后错失互联网搜索、智能手机、社交网络、数字媒体销售等领域的多次良机,这期间,微软的风头先后被Google、苹果、Facebook盖过。在《我用微软改变世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回忆录》书中,他总结了微软衰落的几点原因:首先,膨胀过快,微软的架构、员工队伍复杂化,公司文化改变,超过了比尔·盖茨及其他微软高管层职员的控制范围;其次,微软事实上摒弃了艾伦和盖茨创建微软时曾遵循的口号“我们制定行业标准”,整家公司陷于权力和利益斗争;第三,今天的微软涉及多个软硬件领域,太多的触角使其分心,没有精力和兴趣应对各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更谈不上及时发现潜在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