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 作者:莫华璋 刘爽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报道、小说、论坛帖子、微博客,都可以帮助很宅的人了解社会,虽然由此可能产生的误解及其他偏差,与
获得的了解一样多。可是,其他社交方式和渠道,导致的传播效果何尝不是这样呢?
要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特别是大城市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除了多多身体力行与之对话交流,最节省时间及最能说明问题的,目前大概有两个不错的选择。一个是江苏卫视制作的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另一个则是天津卫视出品的职场招聘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两档节目当然都有制作方通过参加节目的嘉宾、选手及议题选择,突出某些热点问题的讨论,制造一些争议话题,但总归较为清晰的反映了大城市年轻人的家庭观、生活观,以及事业观念——电视节目的这种反映,远比当代任何作家、媒体几篇或几部作品要更为全面和鲜活。
有意思的是,我和我的一些同龄朋友、同事,都是从各自家庭的长辈那里获得推荐收看《非你莫属》的提醒的。我们这些人职业及阶层各自不同,有的是外企高管或技术人员,有的是公务员,还有的是自由职业者或私企掌舵人。为什么我们的长辈会推荐这样一档电视节目让我们收看?对于掌舵企业或担任中高级职位的人来说,这档节目或许可以从嘉宾与应聘选手的互动中,换位思考,帮助自己改进提升招人、管人、用人的理念和方式。而参加节目各位BOSS来自于不同行业,企业规模也各有不同,价值理念、人才观与管理方式差异性很大,同样有助于职场中人换位思考,驱动对个人职场规划与经营努力的反思。
由国内知名的财经图书出版商湛庐文化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新书《非你莫属》,是节目内容的延伸与深化。书作者分别完成了与《非你莫属》节目十位嘉宾(BOSS)的深度对话,不仅叙述了十位商界精英的个人成长历程、创业史或职场打拼故事,而且还引导受访者阐述了对新入职者、职场瓶颈期、创业者若干常见疑难的看法。
这些商业精英的奋斗史当然均具有独特的个例意义,然而相比市面上泛滥的商业领袖、知名企业家传记和报道,《非你莫属》节目和同名图书中的BOOS们执掌的多为新兴行业企业,其中还包括一些创办经营时间不长的创业型企业——他们本人都曾在当今这个时代、中国这个市场环境中经历过新入职(创业)、瓶颈期等阶段各方面困难的考验,曾经的思考及做出的选择更贴近当下职场年轻一代的实际,而不会存在那些上了年纪的商业领袖和知名企业家经历和阐述给年轻人造成的隔膜。同样,尽管他(她)们对职场疑难处理的认识见解大相径庭,但这恰恰提醒观众、读者摆脱某种思维方式的执念,勤加思考、扎实做事与做人。
《非你莫属》书中,多位受访BOSS都提出了对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择业求职、站稳脚跟的切实建议。例如,百合网创始人慕岩指出的,如果一个求职者在阐释过往业绩(成绩、奖项)时,特别强调个人,而非团队、同事合作,就反映出自私的一面,企业会慎重考虑其求职意向;而这正是许多职场新人以及长期从事销售等岗位工作的公司人难以掩饰的倾向。强势经理人、世纪佳缘婚恋网副总裁、有“河马哥”之称的刘惠璞谈及的,年轻人容易将偶尔的挫折错误定义为职场瓶颈期,并放大问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也切中了职场新人的通病。
资深海归、安博·人众人教育总裁杜葵海外留学期间,打工过程中曾领悟到职场新人转变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你找老板加工资,他不给你加,你心里就想:老板给我100块钱,我想要120,他既然不给我120,我就干80块钱的,那样,我就赚了20。结果你(会)越干越少,越干越不行,评价越来越低”,许多深陷职场困境的牢骚专业户,就是未能从上述认知误区链条中得以摆脱。
对于有强烈冲动辞去现职创业、自认为有很可行创新型创意的年轻人来说,不妨看看《非你莫属》书中第四章GIFTOUR集物特创意品牌创始人李凌霄的一席话。她告诫创业者和准创业者们,“中国有创意的人很多,但是很极端,有很多有创意的人不懂得商业的运作。他们在自己设计或产品商品化的过程中,会脱节……”,从未估量过自己创意投放市场求得生存的资金投入,以及平台支持;还有一些“所谓的创意……可能(只)是一些既有的商业模式之下略加改动,或者略加抄袭,然后就很快推出,没有经过沉淀。只是一些很浮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