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十余年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转型走到了关键时刻,经济增长亟须寻找新的突破口。恰逢历经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两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潮流涌动。《转型与崛起: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服务经济》作者、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原副部长张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要崛起于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必须在服务经济领域实现跨越式的深度发展。
《经济参考报》:我国是个贸易大国,您曾经任职的外经贸部的传统业务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在我国贸易总额中比重很小,而且是由多个部门分管。您对服务经济的研究源于何时?是什么触发了您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张祥:这本书的写作,源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长期在外经贸领域工作,近年来,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组织完成金融服务、航运服务等数项中心研究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当能够切中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不平静,一次次让我们将视线逼近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前沿——服务经济领域。
此书的核心内容,我已经在国内及香港、台湾等地区,通过30余场专题讲座的方式做了互动交流。成书过程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给我很大的支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同志鼓励和支持我研究服务经济问题。同时,我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们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服务经济离我们很近,但是她的真实面目似乎总是隐藏神秘面纱背后。为了更靠近她,我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力求以一种更亲和大众的方式加以展示。唯愿读者朋友们可以更多地从中受益。
《经济参考报》:为什么您认为发展服务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主导新一轮全球化的关键?
张祥:目前,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大重组、大变革时代来临,服务经济深化发展,将推动中国经济突破结构性瓶颈,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我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嵌入这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使命。
历经三十余年快速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正面临着严重的制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不堪重负,人口红利“天窗期”正在收窄,外部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转型到了关键时刻。我想,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式转型,是当前中国的战略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看到,服务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加快全球产业链的建构,把各国产品和服务更快更深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加速解构和重构世界经济的经纬度。我们看到,新一轮全球化是服务业的全球化。然而,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在市场话语权、产业主导权和经济自主权上面临的考验却更加严峻。我想,只有在新一轮全球化的服务经济革命中,主导服务产业的创新,掌握服务市场的导向,引领服务经济发展的潮流,才能更好地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惟其如此,中国经济崛起于世界才有更大的希望!
《经济参考报》:与您强调的重要性相比,您认为中国服务业的现状如何?今后的发展路径应该怎么选择?
张祥:在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受发展模式的限制,中国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占比、质量和效益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今后“中国服务”应当做出六大战略选择,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第一,将服务业开放式升级作为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第二,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升“引进来”的速度和水平,加强战略联盟与合作。第三,加快实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世界服务业大重组。第四,完善服务业区域布局,推进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引领服务业跨越式升级进程,以点带面提升服务出口整体实力。第五,进一步加强两岸服务业开放领域的合作,分领域、分阶段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第六,扩大服务贸易,提升“中国服务”能力。
更具体地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服务经济应该紧扣四大服务领域,逐级主导全球价值链,打造世界的“中国服务”:第一大领域是金融服务,要打造中国优势金融服务部门,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与掌控的能力;第二大领域是服务外包,要积极主导全球服务外包价值链,掌控全球产业资源布局;第三大领域是物流分销服务,要扼住物流运输分销服务命脉,掌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的集散和配置;第四大领域是文化产业,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实施文化贸易国家战略,有效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
中国服务经济的发展,基础薄弱,但是前景广阔,后发优势十分明显。能够作为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我们应感到庆幸与荣耀,更应为之努力不懈!我们的观察,我们的思考,希望能够成为这一段历史中的一个问号或者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