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埃里克·波斯纳
戴维·韦斯巴赫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国政府在应对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的政策选择,近年来一直受到其他许多国家的批评。让其他国家人们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前述两大危机及其后果均已逐渐显现,美国政学商各界主流精英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轻蔑将危机论斥为离奇无稽的阴谋论,甚至承认美国能耗、排放总量和人均值双高的事实,但一进入政策层面,就与其他多数国家保持距离,拒绝接受其他国家认为合理的责任和义务。简言之,美国人渐渐承认其他国家指称的危机、原因,但不愿意接受就危机事实和原因直接得出的约束性责任,试图在“美国例外”的前提下重新构造一套方法。
按照美国学者埃里克·波斯纳和戴维·韦斯巴赫在《气候变化的正义》一书中的观点,具体在应对气候变化这样一项重大挑战方面,美国作为富国,有道德义务帮助穷人,包括居住在外国的穷人,但这种义务不能通过气候协议固定下来成为一项政策负担;美国认可的气候协议,应当由各国的道德义务为基础来构建,并引入市场力量来运作。《气候变化的正义》一书完整的阐述了美国应对资源与环境危机特别是气候危机的政策考虑,尽管这种考虑很可能无法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但仍有了解解读的必要性。
全书包含了许多严重有违常识和逻辑的判断、推理和结论。在书的引言中,作者就提出,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赞同并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无视美国的国家利益,因而这项法案及类似政策主张的伦理论断是虚幻,反过来,只要重视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国际气候政策才能说是兼具道德性和可行性的协议。在书的第一章里,作者解释说,穷人会遭受气候变化的大部分伤害,认为未来生活在贫困国家的人最有可能从今天和未来的减排中受益,怀疑各国承担的排放责任是一个不可能精确完成的任务(因而不具备合理性)——按照这个功利化的推理思路,美国没必要为了穷国、各国的穷人承担减排义务,因为美国人很可能绝大多数不会在穷国和其他国家穷人之前承担气候变化的代价——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是不是很像“我没必要比熊跑得快,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的冷笑话?
接下来,作者选择性提出了大量数据图表,举出中国等新兴国家化工业排放总量数据时,强调美国排放总量并不惊人;然后再举出其他一些人均排放量较高的穷国数据,声明美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仅”全球第10,暗示还有大大提升的空间。由第二项判断,作者专门在书的第六章,详细论述了为什么美国会反对排放权(许可证)按人口分配,认为这将让许多穷国变得更穷,又会让人均排放量排在美国之前的几个穷国的人们难以为继,最后由绕回到“可行性”这个角度(美国不会同意,但作者没有明言),认为平均分配许可证是不实际的。
平均分配不合理、不可行,那么按照排放总量来约定减排比例,美国人总该赞同了吧?《气候变化的正义》一书第五章会严肃告诉你,这叫做“惩治犯错者”,是“气候罪责条款”,但美国等排放大国作为国家而言,在法律上是不能视同为企业来追究现在以及以前的过错责任的。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几个必然让人瞠目结舌的离谱反诘,第一,即便气候变化的未来受害者有权向造成危机的责任者索赔,那也是未来的穷国、穷人向未来的美国、美国人索赔的问题,并不等于今天的美国人有义务要提早替自己的子孙作出赔偿;第二,就算美国的排放对大气中碳的吸收量造成了最大的伤害,但因为全球大气环境是开放的,具体造成某一处气候危机的责任排放未必就全然是美国制造;第三,全球普遍减排尚未实现,美国人未能采取减排行动,不是一种过失,因此抱怨全球变暖等气候危机表现的人,应该抱怨全球所有人,而不是只抱怨排放最多的美国人……中国古代白马非马的诡辩术,在美国人埃里克·波斯纳和戴维·韦斯巴赫的气候逻辑面前黯然失色。
说到诡辩术,书中更有意思的离谱推理在于,作者先行建构一个并不成立的前提:美国被要求就气候变化承担责任,是众多穷国眼红美国这个大款的富裕而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然后在这个前提下,推理富裕的美国,有没有必要给穷国提供应对气候危机的帮助。作者认为,美国有很多穷人,而穷国也有很多富人,让前者拿钱帮扶后者不尽合理,得到帮助的就会是穷国中许多并不贫困的人。
《气候变化的正义》这本书所认同的政策选择,是由美国主导建立排放权指标体系和交易市场,外加各国自行添加的道德义务(不进入协议),并通过分散在第二、三、七、八各章的絮叨叙述,完成了羞羞答答的循环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