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用货币发行权垄断
读罗斯巴德《银行的秘密》
2011-09-22   作者:陈俊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作者:默里·N.罗斯巴德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几乎没有什么发现比那些揭示了观念根源的发现更令人恼怒的了。——阿克顿勋爵
  作为二十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两座高峰,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篇首的引言来形容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是再恰如其分不过的了。“直接的、公开的税收导致民怨积深,通胀式的货币供给增加则可能愚弄公众长达几个世纪”、“一举废除美联储和美国铸币厂,将国家黄金储备私有化,建立自由银行体系,每家银行都拥有100%黄金储备的稳健经营基石”……尽管已尘封二十八年之久,在中央银行理所当然地享受崇高地位的今天,这样的论断依然显得那么不合时宜,而这正是罗斯巴德的魅力所在!
  初看起来,《银行的秘密》只是一本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前十一章介绍货币理论,后六章描绘中央银行体系的变迁,语言平实,波澜不惊。然而与时下流行的大部头教科书不同的是,罗斯巴德并没有将一大堆或无甚联系、或彼此矛盾的理论罗列在一起,辅以复杂的模型和数理推导,让读者无法卒读,难以消化。相反,他在写作中时时融入自己的观察,虽用笔俭省却真心诚意,带着与读者探讨式的平等与友善,恰似安徒生童话里的小孩,对国王的新衣好奇端详、仔细揣摩、如实书写,写作于他就像一项简单而纯粹的精神散步。
  罗斯巴德自有其资本:天才的写作经历和大师风范使他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游刃有余;广阔的政治、历史、社会视野帮助他在构建支配现代金融和货币体系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时打下深厚基底;哲学思辨与勃发灵感使他在铺展论述时能纵深掘进,形成一针见血的一家之言。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就如中世纪的哥特建筑,根基深厚,高耸入云,于朴实中见细腻,看似只言片语,却力透纸背,看似冷峻犀利,实则意蕴悠长。
  《银行的秘密》哥特式风格首先建立在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敏锐的经济学洞察力上。他不为其理论之塔拓展方圆,延绵万顷,而仅圈出一小亩地打地基。他对地基的选择是随意中的苛刻,信手拈来的严谨,拒绝华而不实,但求能够承载参天建筑。例如,罗斯巴德几乎未借助任何高深的数学和计量模型,仅用简单的货币供需曲线就阐明了通货膨胀的原理:“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而掌握在政府手里的货币供给扩张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又如,对“现代部分准备金制度是一个骗人的游戏,或者说是庞氏骗局”的证明,建立在详细介绍存款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原理基础之上。这些原理本身并不难以理解。因此《银行的秘密》给人的印象是在理论的全面和高深上力所不逮,但却能深入一两个疑点,于他人见正常处别开蹊径,深挖猛掘,从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表面上看,罗斯巴德惜墨如金,其实他也热衷于阐释,只不过他阐释的方式是呷一口咖啡,以漫不经心的笔触阐释于不知不觉之中,最终水到渠成地让读者为他的结论震撼不已。
  《银行的秘密》哥特式风格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高耸,直入云端,因为它的目标不是与低矮的屋宇为伍,不以俯视蝼蚁众生为荣,而是直指天空,向着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刺出利剑。当传统教科书屡屡将危机归咎于商业投资者、消费者或工薪阶层的不良消费习惯及非理性预期,将荣耀归功于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各式高超技巧时,罗斯巴德却在梳理中央银行创建、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尖锐地指出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利益动机:创设英格兰银行的目的在于发钞以填补连年征战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美联储的信用扩张政策也源自“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当所有受过教化的人对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历史使命深信不疑的时候,罗斯巴德却面带微笑地提出:“谁是美联储的受益者?”这本身就是对美联储合法垄断信用货币发行权的质疑,这样的质疑无疑是不受欢迎的。无怪乎该书的出版命运多舛。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受欢迎,才使得《银行的秘密》得以穿透时代迷雾的遮蔽,成为流传的经典。
  阴郁、黑暗、神秘已经成为哥特式的固有标签,哥特主义自诞生起便傲然屹立,不见天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中央银行敢于采用罗斯巴德的政策建议:解散自身,重回金本位或100%准备金银行制度。事实上,正是因为见不到阳光才渴望阳光,《银行的秘密》代表的是一种反式思维,一种以拒绝代表争取、以冷郁反观热忱、以独处促进融合的态度,从科学的、理性的外部着手,拨开现象的层层外壳,努力接近本真,发现消极背后的积极努力,崩溃背后的重建决心。
  阅读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是一种享受,因为手中的文本毫无废话连篇、逻辑混乱,却处处闪现智慧的灵光和思辨的力量。一旦进入,着实是惬意的精神旅行,欲想抽身却也容易:罗斯巴德不需要针锋相对、极力说服,他只需平淡地论述、表达观点,读者便沉浸其中,欲辩忘言。在这过程中,他的哥特式风格翘然傲立,如同丰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这些书告诉我们如何读书 2011-07-25
· 揭秘外国人是怎样读书的 2011-06-03
· “欢乐课外活动营”六一主题读书活动 2011-05-31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