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
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拥有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历知识背景,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对粮食问题的政策研究,曾以经济学家身份参加了美国参议院农业、营养和林业委员会,参与制定过该类政策法案,后被任命为“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院”密苏里大学分部的联合主席。
由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所著、新近引进出版的《粮价谁决定:食品价格中的经济学》一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在一至七章,简练清晰分析了决定全球粮价的几个重要因素,介绍这些因素怎样发挥作用,以及彼此叠加发挥更强效应或相互抵消的过程;第八、九章则站在粮食贸易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对未来全球粮价的走向给出预测,并阐述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许多没有粮食和农业政策知识背景的读者,能更好阅读和理解书中的观点分析,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还特地撰写了长达30多页的“附录A”《粮食基本常识》。这个“附录A”解答了“人们都吃些什么”(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食品结构、数量、营养比重)、“我们食用的动物都吃些什么”(畜牧业与粮食种植的密切关系)、“粮食产量增长跟得上人口增长吗”、“世界粮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农业在不同国家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世界粮食贸易有多重要”、“消费者食品支出都去了哪里”(初级农产品收入在这些支出中的比重)、“粮价与世界范围的饥荒有什么关系”等基本问题。这些基本常识,恰恰也是我等经常讨论粮食问题的普通人所(部分)缺乏的。
全书开篇就讨论了近年来全球极具争议性的“生物燃料与粮价”问题。一些反对发展生物燃料的人将争论界定为非此即彼的“要粮食,还是要燃料”命题,而赞成方则用生物燃料占用全球粮食总产量、总贸易的数据说话,认为这是二者没必要联系起来讨论。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指出了在此问题上两方观点的重大缺陷,美国乙醇工厂消耗的玉米数量的确不足世界谷物消耗总量的4%,其生产环节还提供牲畜饲料和植物油等副产品;但在谷物价格上涨的年份里,乙醇生产消耗了大部分世界谷物消费量的增加值。因此,准确的说法是,乙醇生产对粮食的消耗增长,在一些年份里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扰乱了世界谷物市场的供需平衡。
石油价格对于粮价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首先,油价持续走高时,生物燃料作为替代品的需求将增加,会有大量粮食投入乙醇生产,造成粮价提升;其次,油价决定化肥、(农场设备所必需的)柴油等产品价格,会顺向抬升粮价;再次,畜牧农场和散户在养殖环节都大量采用柴油、电力等能源来驱动设备,油价一涨,肉、禽、蛋、奶价格也会顺应提升,并拉动谷物这样的基础农产品价格;第四,当今粮食贸易的运输链条较长,油价会提高粮食的运输等各项成本。
与生物燃料产量的作用类似,世界各国特别是粮食贸易主要进口国、出口国的内部政策,其对粮价的影响,往往也被高估了。无论是生物能源政策、贸易政策、本国粮食生产政策,还是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确实在一个具体范畴内产生着较大作用,但各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效应相互抵消,全球粮价会因此频繁波动,却不至于由此出现剧烈的升降。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指出,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国政策,现有政策方向和内容都极可能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并推高粮价。
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还分析了气候、经济增长和饮食变迁、美元价值、市场投机等其它几个重要因素,注重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评估这几方面对粮价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提炼出五个在未来将长期左右全球市场粮价的因素:人口、收入、技术、能源和政策,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分析并权衡这些因素,给出了方法建议。